首页
使用退热药有原则
关注者
0
被浏览
3524

今天在《中国乡村医药》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指导意义,特此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分享。

                        使用退热药有原则 

发热也称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加速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休的能力得到加强等,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机能发生障碍,导致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症。因此,发热时要适当应用退热药。
退热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当单独使用时,一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热药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使用退热药有以下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起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引起医生误诊。
2.短期低热免用药。低热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热。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热慎用药。当患者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热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患者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热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热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以至发生惊厥。因此,对小儿发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热也应及时给药。(个人认为低于38.5℃时还是尽量可以不用退热药)
5.服药期间多饮水。所有退热药都会引起患者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患者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热患者在使用退热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热药的发热患者,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心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是辅以物理降温。对一些病势凶猛、40℃以上高热持续不退的患者,在使用退热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患者惊厥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患者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退热药很常用,但毒副作用也十分常见。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热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发布于 2009-10-02 23:33:05 IP 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7条评论
这些理论看看可以,临床是很难完全做到的
  • 2009-10-03 00:11:55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潮州市
    回复 0点赞
在大的医院可以,个体医院就行不通了。
  • 2009-10-03 17:44:38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芜湖市
    回复 0点赞
对于我们小诊所来说,来了发热的小孩又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你又不能不退热,不然就流失病人了。
  • 2009-10-03 19:36:08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沧州市
    回复 0点赞
理论上可以,但现实不行
  • 2009-10-07 13:25:06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很好的分享,谢谢
  • 2012-05-11 13:57:55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回复 0点赞
没有什么新意
  • 2012-05-09 19:32:55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0点赞
没有什么新意,临床很难做到。
  • 2012-05-09 19:34:19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