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诊断技巧
(一)中医诊断技巧
本病中医诊断按证候分型有二型,在临床上可结合自身症状,找出相应的证候分型。
1.血热风燥 头皮、额面等处可见浅红斑或黄红斑,散在少量红丘疹,覆有灰白色糠皮状鳞屑,皮肤粗糙,自觉轻度瘙痒,舌质红,苔薄,脉数。
2.湿热蕴阻 头面、胸背及腋窝等处见大片红斑、黄红斑,覆有较多油腻性鳞屑,或少量渗出后结痂成黄色厚痂皮,自觉瘙痒,咽干,口不渴。便溏,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二)西医诊断技巧
本病西医诊断依据主要从临床表现、真菌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 主要以多脂、多毛及多汗部位易发病,损害倾向于淡红色、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常由头皮开始,逐渐向面部、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脐窝、耻骨、腹股沟阴囊等部位发展。
2.真菌检查:多数成人脂溢性皮炎皮损部位可查见糠秕孢子菌,但也有查不到的。
(三)鉴别诊断技巧
1.中医疾病要注意与湿疮相鉴别,湿疮慢性期病变境界不清,有糜烂渗出病史,无油腻性鳞屑。皮肤粗糙增厚,易苔藓化。
2.西医疾病要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头部银屑病 损害为边界清楚的红色丘疹、斑块,被覆银白色云母状鳞屑,剥离后有点状出血,头发可呈束状。结合好发于膝、肘伸侧部位的典型银屑病损害,可以鉴别。
玫瑰糠疹 糠疹型脂溢性皮炎应与玫瑰糠疹鉴别,后者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椭圆形斑疹,常先有母斑,发生于躯干处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病程4~6周,有自愈倾向。
体癣 损害边界清楚,为中央痊愈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周边炎症显著。鳞屑中可查到菌丝和孢子。抗真菌治疗有效。
异位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与异位性皮炎不易鉴别。后者的瘙痒较为常见和严重,典型的婴儿异位性皮炎常无腋窝受累,一般累及前臂曲侧和胫前部。
本病根据好发于头皮、颜面等皮脂溢出区,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对称分布,病程慢性,反复发作等特点不难鉴别。
二、治疗技巧
本病治疗采用中医或中西结合疗法,病情轻时仅采用中医治疗即可。
(一)中医治疗技巧
1.血热风燥 治则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选用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衣各6克,生地、生石膏各15克;当归、苍术、炒牛蒡子、升麻、红花、凌霄花、苦参各10。
加减 干性鳞屑较多、瘙痒较重时,加何首乌、小胡麻、干地黄、徐长卿各12克。
2.湿热蕴阻 治则清热利湿,方药选用泻黄散加减:藿香、佩兰各12克,炒黄连3克,炒黄柏、羌活各6克,赤茯苓、生薏仁、茵陈、泽泻各12~15克,桑叶、杭菊花、车前子各10克。
加减 滋水较多、并结痂成黄或脓疱,加龙胆草15克,金银花24克;大便秘结,加酒大黄9克,炒枳壳8克;热重,加寒水石12克,白花蛇舌草20克;皮损若累及外阴、脐周、乳头等,加柴胡、焦山栀、龙胆草、郁金各12克。
(二)西医治疗技巧
维胺酯胶囊 50毫克 口服 3次/日
维生素B6 20毫克 口服 3次/日
己烯雌酚0.1毫克 口服 1次/日
或安体舒通20毫克 口服 3次/日
维生素C 0.1~0.2 口服 3次/日
开瑞坦 1 0毫克 口服 1次/日
1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20毫升 缓慢静注 1 次/日
10%葡萄糖酸钙 20毫升 静滴2次/日维生素C 3克
三黄洗剂外搽患处或颠倒散洗头 1次/日
2%酮康唑溶液,如采乐洗剂洗头 2次/周
糖糠浴(硫磺浴或淀粉浴) 1次/日
5%硫磺煤焦油糊剂 外搽 2次/日
或3%新霉素糠馏油糊剂 外搽 2次/日
5%硫磺炉甘石洗剂 外搽 2次/日
5%硫磺霜 外搽 2次/日
说明 中药湿敷方:金银花、野菊花、龙胆草各50克,煎取药汁,湿敷2次/日
发布于 2009-10-10 10:47:21 IP 属地·中国|陕西省|铜川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