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案欣赏
关注者
0
被浏览
1545

湿热兼感案

李××,男,60岁。主诉:素质薄弱,痼疾高血压,经常失眠,精神容易紧张。近感冒发热五日,曾在某医院用解热剂及青霉素治疗,热势盛衰不定(37.8℃~39℃),汗多不清。特别表现在热势上升无一定时间,一天有数次发作, 

热升时先有形寒,热降时大汗恶风。伴见头痛,咳痰不爽作恶,食呆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小溲短赤。

诊查:脉象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

辨证:病由风邪引起,但肠胃湿热亦重。

治法:依据寒热往来、食呆口苦、便秘溲赤等症状,当从少阳、阳明治疗。

处方:柴胡4.5g,前胡6g,黄芩4.5g,半夏6g,青蒿4.5g,菊花4.5g,杏仁9g,桔梗3g,枳壳4.5g,赤苓9g。

二诊:一剂后热不上升,二剂退清。但仍汗出量多,因怕风蒙被而睡。考虑外邪虽解,肠胃证状未除,且年老体弱,汗出不止,体力难以支持。改拟桂枝加附子汤法治之。

处方:桂枝3g,白芍9g,熟附片9g,生黄芪4.5g,半夏6g,茯苓9g,陈皮5g,炙甘草2g。

三诊:服药一剂,汗出即少,二剂后亦不恶风,继予芳化痰湿而愈。

按:此病极为复杂,主要是体虚而内外因错杂为病,不能不随机应变。初诊处方采用伤寒法,但结合败毒散,用柴前、枳桔升降泄邪,不能单纯地看作小柴胡汤,这是处方用药变化之所在。

发布于 2009-10-26 12:20:06 IP 属地·中国|上海|上海市

2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条评论
谢谢楼主分享
  • 2009-10-26 15:19:46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回复 0点赞
热耗液,日久必兼阴虚,芳香生火,你右给添病了。
  • 2009-10-27 09:22:17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