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
关注者
0
被浏览
1799

昨天接一患者,女,49岁,因痛经就诊,病人拿出在医院所检查 B超。子宫附件:膀胱充盈欠佳。子宫体前位,宫体大小6.8X7.4X6.1CM,被膜光滑,子宫后壁较前壁增厚增粗不均匀,内膜线可见,厚约1.3CM,右卵巢正常大小,左侧卵巢显示不清。 超声提示:子宫腺肌症? 我给病人肌注安痛定2毫升后,病人打电话来说疼痛减轻。 请问广大的医学同仁。在病人不去医院手术的情况下该怎样给病人的痛经做正确的处置?

发布于 2012-11-29 09:06:01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衡水市

5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5条评论
这个病用中药治疗效果好,以逍遥散.血府逐瘀汤为主,辨证加减治之
  • 2012-11-29 15:38:56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回复 0点赞
桂枝茯苓胶囊加少府逐瘀胶囊,禁生冷辛辣凉,注意腹部保暖
  • 2012-11-29 17:13:10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孝感市
    回复 0点赞
妇科帖子,我给转到妇科讨论版了,请楼主谅解。
  • 2012-11-29 19:51:12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回复 0点赞
还是中药的效果好些。建议中药治疗
  • 2013-05-28 20:02:40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十堰市
    回复 0点赞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手术、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方案。 症状 1,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25%):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 3,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常均匀增大呈球形,子宫腺肌瘤可表现为质硬的结节。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这种周期性出现的体征改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子宫常与周围尤其是后面的直肠粘连而活动较差。约15-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疾病治疗 1,药物治疗 1.假绝经疗法。2.假孕疗法: 手术治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因为子宫腺肌病往往病灶弥漫并且与子宫正常肌肉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选择切除的方式以减少出血、残留并利于术后妊娠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方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术式。Takeuchi等报道腹腔镜下子宫病灶做横H形切口,可减少切除病灶时穿透宫腔的风险,将包绕病灶的肌层折叠缝合。王斌报道开腹行子宫肌层U型切除。Masato Nishida选择宫体中央纵形切除,术后未用辅助治疗,术后3个月可妊娠。 疗 3,介入治疗
  • 2013-06-05 14:26:42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芜湖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