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麻疹
关注者
0
被浏览
2717

患儿,2岁。 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流泪,畏光,当地医院疑上感给予口服抗生素,4天后患儿病情加重,咳嗽,出现皮疹,体检见皮肤红色斑丘疹,双肺闻及湿罗音,诊断是麻疹合并肺炎。 1.请问大家麻疹的出疹特点是什么? 2.这个患儿应隔离至 3.其表弟未接种麻疹疫苗,与此患者有接触史,应采取什么措施

发布于 2007-11-17 22:29:18 IP 属地·中国|陕西省|商洛市

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7条评论
出疹特点是由耳后发际开始在到额面颈躯干到全身一般在发病3-4天出疹3天可出完 这个患儿应隔离至10天 因为他有并发症 其表弟未接种麻疹疫苗,与此患者有接触史隔离21-28天观察另外要接种免疫球蛋白加强免疫
  • 2007-11-18 08:16:25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回复 0点赞
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 .病程约10天左右 我们这里出疹病人都隔离一个月 象这个患儿合并肺炎 应该住院治疗的 他表第和患儿禁止接触 应该没事 假如小于8个月他有被动免疫力,8个月时注射麻疹疫苗第一针 有效期一年 一年后才注射第二针麻疹疫苗
  • 2007-11-18 10:32:47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舟山市
    回复 0点赞
1.请问大家麻疹的出疹特点是什么? 耳后发际----面颈部--胸背---腹---四肢---手足心。 2.这个患儿应隔离至 麻疹患者出疹后第6天无传染性,可解除隔离。 3.其表弟未接种麻疹疫苗,与此患者有接触史,应采取什么措施 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注 丙球0.2ML/KG、胎盘求蛋白0.5--1.0ML/KG。
  • 2007-11-18 13:05:51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补充一点:麻疹病人一般都有口腔粘膜斑
  • 2007-11-18 18:06:47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0点赞
最关键的是由于疫苗的使用现在嘛疹大多不典型------------盘高手能不能总接
  • 2007-11-20 23:48:35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不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 常见于有一定免疫力的小儿.潜伏期较长,前驱期较短,临床症状也轻,常无麻疹黏膜斑,皮疹较少,皮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无并发症. (2)重症麻疹 多见于体质差,护理不当.体温持续高热不降,精神不振,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或皮疹迅速隐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病死率高. (3) 异型麻疹 多见于接种过麻疹疫苗后多年再感染者,临床较少见. (4) 出血性麻疹 患儿皮疹呈出血性,常有内脏出血,中毒症状重,常合并DIC ,预后不良.
  • 2007-11-22 21:21:54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信阳市
    回复 0点赞
典型麻疹共分四期,每期约3天。 1.潜伏期:6—18天,本期末可有低热、体温逐渐增高,此时也可引起惊厥。精神不振、轻微不适。 2.前驱期:①发热38—39度,②主要是上呼吸道发炎,症状(感冒症状)如咳嗽、喷嚏、精神差、食欲差、烦躁、哭闹,③同时伴有眼部症状如:结膜充血、怕光、流泪。④90%以上的病人发热的第二天在颊黏膜上第一臼齿处可见到灰白色直径1毫米的斑点,周围绕有红晕,逐渐增多,互相融合。称麻疹黏膜斑(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此斑于出诊后2—3天消失。 前驱期:(从潜伏期到主要疾病症状出现前的一段时间。) 1.出诊期:在发烧的3—4天后出现皮疹。 出诊顺序为:耳后发际—额部—面颈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手掌足底见疹时,即为出齐、出透。) 皮疹特点:初起时为淡红色渐变为玫瑰色斑丘疹,1—4毫米,大小不等,压之退色,开始是散发,以后逐渐融合成片,颜色变深。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0度,精神更差委靡嗜睡、昏睡、谵妄抽搐、不思饮食、眼面部浮肿,分泌物增多,流浓鼻涕。呈狮面相(麻疹特有面容) 2.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1—2日降到正常,全身症状改善,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开始消退,顺序同出诊一样,自上而下,先出的先退,后出的后退,退后有糠麸样的脱屑,并留有浅褐色的色素沉着。若无并发症,则10——14天为麻疹全程时间。 这个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到7天 一旦接触患者,应在5天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
  • 2007-11-25 22:33:53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