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辩论赛】基层医生应不应该出诊输液?
关注者
0
被浏览
34349

[/size]

[color=blue]关于基层应不应该出诊的问题在我们论坛也曾有过讨论,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很多地区都有这种习惯,患者要求在家输液治疗,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在家输液的风险论坛内也多次提到:

1、出诊的病人需要时间去观察,会占用很多时间。

2、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不能及时处理。[/color]

[color=red]而拒绝出诊的负效应也是现实的:

1、拒绝出诊患者可能会以为你态度、服务不好而转诊从而失去患者。

希望就此问题,在论坛开展一次辩论活动,无论你支持正方还是反方,说出你的想法! [/color]

[/b]

[/p]

发布于 2009-11-27 20:33:33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127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27条评论
我持中立态度,我也曾经有过意外,而且在论坛里发过的,所以感受很深!基层医生应不应该出诊输液?我有自己的观点和原则:1.出诊输液有选择性服务对象a..恶性质晚期患者B熟人年老患者c经常点滴的患者2.选择性用药方面a简单少配伍用药B不用中成药或者少用c临床过敏率少的药物3.应急和观察准备到位a急救抗过敏药必备b,多观察多交待c不喝酒多喝茶。
  • 2009-11-27 21:17:02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漳州市
    回复 0点赞
我主要支持正方,除了以上几两点还有一点就是如果病人在家输液,病情一旦变化,有一些交通不便的病人转院也成问题。现在的病人比较重视生命安全,只要向病人说清楚很多病人会理解的。当然有些经大医院治疗无效,在家等死的病人就只有勉为其难了
  • 2009-11-27 21:55:42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眉山市
    回复 0点赞
本帖最后由 星空 于 2009-11-27 22:18 编辑 我支持正方观点: 是药三分毒这人人都有知道,为患者在家输液,因为输液是种风险较大的诊疗操作,输液后医生往往不在现场,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就会贻误最佳救治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反方所说农村大多数地区都存在这种习惯,的确不错我这里也是这样。这个也是处于人情的原因,一旦出事这个人情是不会给你留的,你照陪不误。反方所说使用相对安全的药物,请问那种药物是安全的,就连柴胡注射液都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何况我们是在静脉输液,风险更大。所以我坚持我的观点,也建议反方不要出诊在家输液。一来为了保证疗效可以能够及时用药,二来为了保护自己。当然急诊和那些年老不能来诊所的除外吧。
  • 2009-11-27 22:15:51 · IP属地·中国|甘肃省|张掖市
    回复 0点赞
基层医生难啊,挣钱少,风险大。我还真不知道该支持哪个
  • 2009-11-27 22:16:29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回复 0点赞
我是绝对支持正方的。虽然患者会不满意、虽然有时还是不情愿的去到患者家中输液,但还是希望能制止这种对我们,对患者不利的行为。 我们并不是不愿意为患者服务,只是对于输液时随时出现的情况无法预料,如果有情况不能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最快的处理。如果在我们的诊所,我们能随时观察随时处理,就会避免一些事情发生。 我举一实例说说,有一病人输液治疗第一天就要求回家输,医生耐心的劝说:“第一天输液,你还是不要回家了,又不知道你对这些要物有没有不良反应,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在家也不方便。”就这样患者答应了,在诊所输完才回家。第二天继续输,扎上针后患者就要求拿着液回家睡,医生无奈就答应了,把下一组液配好,患者拿着回家了。第三天也是这样回家拿着输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患者的家属来了,他说液输完了换第二组时进了空气,他把针拔了要求过去从新扎。到了患者家中,医生把输液管中的气排净,抬头看了看滴壶里满着,当她想把滴壶中的液往外放时,眼看了看在上面挂着的瓶子是,觉得有点不对,随手拿了下来,这一看不要紧!当时吓了一大跳,瓶子是热的没有标签,里面的水很混,再看患者的床头上,那一瓶有标签,瓶口用棉球盖着,用胶布沾着的那瓶液还在那。患者家属这是也才明白过来,当时他睡着了,液输完了才急忙的拿起了暖液的瓶子就换上了,这时输液管里已经进了很多空气,于是就拔针了。唉,还真是庆幸。如果不是进了空气,如果没有把针拔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25):25) 虽然这次的教训是患者自己拿着回家的,是他自己造成的,可是和出诊输没什么不一样的,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倒霉的还是我们,所以我还是支持正方,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说服患者避免出诊输液的现象,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
  • 2009-11-27 22:19:19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我支持反方,我觉得在外输液,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了,首先,急救药品必备,第二,尽量不用过敏可能性比较大的药物,能不用抗生素就不用,第三,患者这方面也要考虑到,熟人,老客户,可以出诊,生人,第一次输液的不出诊,(可以第一次在诊所里输,第二次,第三次就可以去患者家里输),第四,去了以后多观察,能多留一会就留一会,最后就是交代了,一定给家属交代清楚,有任何不适赶紧打电话,,我平时出诊就是这么做的,不知道各位还有什么提示的, 还有,我这里的收入百分之八十靠出诊了呀,兄弟姐妹们
  • 2009-11-27 22:27:55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我也持中方,有些病人不出诊输液是不行的,比如晚期癌症,脑中风等患者,对于可以来的患者还是来诊所输比较安心。不出诊的难处:患者叫你出诊输液,你叫他来诊所输,那这个病人肯定会叫别的医生,除非你的技术比同个村的医生高他才会来,而且还会落下个不好的名声,什么钱赚够了,没医德啊,一传十,十传百,那生意就可想而知了。我的处理方法是:叫出诊,看了该输液的,会坐车的把他载来诊所输,完了再把他送回去,不能来的在家输的,常过敏的要排在第一组输,不要走开,观察,观察没事要走时必须交待清楚,有情况即刻电话通知,在家输液我最担心的就是输进空气。当然,如果你诊所的患者都做不完,你还有空去患者家输液吗
  • 2009-11-27 23:20:33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潮州市
    回复 0点赞
:25):25)难!
  • 2009-11-27 23:40:48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安阳市
    回复 0点赞
为了自已及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出诊输液! 出诊输液在法规上就是不允许,主要是因为安全隐患太多! 1.药物过敏性休克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万一发生,必须争分夺秒,积极就地抢救,才能起死回生。如待患者家人发现,再来叫医生,你再去抢救,一来一回,可能早就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 2.多瓶输液时,家人的不规范"换针",易造成污染,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滴管"漏空",输入空气,后果不堪设想! 本人出诊,最多只给予肌注两针屁股针,给点药口服。待症状减轻或明天再叫其到诊所输液,遇上不理解的,只要讲明危险,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当然,全程有医护人员的陪护,出诊输液未必不可,对于绝症晚期的病人,出于人道主义,跟家属讲明利害,我们还是可以作简单的.对症的.安慰的输液治疗。
  • 2009-11-28 00:30:55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湛江市
    回复 0点赞
初做医生时,是出诊的,认为只要自己。。。。。。病号满义,名气也好。似乎艺高人胆大,但随年岁增加,渐渐不出诊。要舍才有得。临床中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
  • 2009-11-28 00:54:30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上饶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