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注者
5
被浏览
5687

骨性关节炎(OA),又称“增生性骨关节病”,常见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它是以骨关节滑膜炎性损伤及骨关节周围伴有骨质增生为特征的软骨缺失性关节病。 病因 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 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 3.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 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 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5.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本病在女性较多见。资料表明表患有Heberden结节的妇女,其母亲和姊妹的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远比无此病的家属要高2-3倍。 症状 疼痛:特点为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楼梯尤为困难,只能用好腿或症状轻的一条腿一登一登上下楼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两腿交替上下楼梯,往往是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困难。关节扭伤、着凉、过劳常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疼痛严重者腿不能活动,而且影响睡眠。 关节肿胀:关节肿胀来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内积液,初期常因扭伤,着凉而发作,以后将变为持续性肿胀。关节活动时有磨擦感或听着弹响。 膝软:也叫打软腿。为行走中膝关节突然发软,欲跪倒或摔倒的现象,可伴有剧痛。“胶着”现象:即关节在某一位置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之后,再活动时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须缓慢地逐渐活动一会之后,“胶着”现象才会消失,膝关节才能屈伸运动。如坐公共汽车,往往需要提前一站,病人就得站起活动关节,才能下得汽车。 绞锁:是指在行走等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突然被锁在某一位置上不能运动,像有东西将关节“卡住”一样,常需要试探着将关节摇摆屈伸,往往在感到“咯噔”响后,关节才恢复原先的活动。关节软骨剥脱形成的游离体及破裂的半月板是引起关节绞锁的常见原因。 关节功能障碍:由于软骨破坏、骨赘形成、滑膜增生,导致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难。关节畸形:随着病程进展,膝关节变粗大,出现畸形,如“O”型腿等。 表现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 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诊断 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起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治疗方案 保守疗法 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例如:常用的物理治疗有中医针灸、熏蒸、医用磁疗护膝磁疗等。 针灸、拔罐治疗 针灸对膝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根据研究,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针刺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牍鼻穴、足三里穴、梁丘穴、血海穴、委中穴、承山穴等。可以用电针,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据研究,以电针和温灸效果为最好,一般能在数次治疗后缓解症状,可作为膝骨关节炎的辅助疗法。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关节炎最好的是药物治疗,目前口服药物还是达不到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关节腔特色注射疗法 关节腔注射疗法,是目前治疗骨关节炎的特色特效疗法,虽不是从根本上或病理上治疗骨性关节炎理想的药物和方法,但从缓解临床症状,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病人身体健康质量有着明显的疗效和重要的意义,而且疗效迅速,持久永远。 临床多数骨性关节炎病人常同时伴有关节外组织劳损或慢性炎症或伴有关节腔积液。这些个关节外疾病也常为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关节腔积液也常常影响关节内注射用药物发挥治疗效果,所以一般认为在关节腔治疗之前应该积极治疗关节外疾病和关节腔积液。 1 关节外疾病:临床常见有关节周围筋膜炎、肌腱炎、韧带损伤、滑囊炎等等。治疗可采用复方活血消炎镇痛液病灶处注射法、穴位注射法、关节周围菱形注射法。 关节腔积液,一侧关节腔一次抽出积液多于10ml,应先治疗积液,即先抽出积液,再注入关节腔2号液(消炎营养类加促使渗液吸收,抑制分泌物渗出的药物) 2 关节腔注射药物主要为SHA,其成分为关节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节滑膜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关节滑膜修复和关节润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药物在软骨和滑膜表面聚集,重新生成一层生物保护膜,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另外该药物还能增加关节润滑缓解关节肿胀疼痛。该药物还能消除致痛物质。减少病变炎性渗出,具有修复作用。 3治疗 膝关节腔注射:局部常规消毒,铺巾。第一次治疗时,先用10ml注射器抽取局麻药,在髌下或髌上任选一穿刺点,边局麻边进针,出现落空感表示针尖进入关节腔,再进针1cm,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如有积液少于10ml,可先抽尽积液,再注入关节腔1号液5ml,再注入SHA2ml即可。如无积液或第二次治疗,可直接注射药物。每次药物注射完后,伸屈活动膝关节5-10次,以使药物在关节腔内与整个关节腔壁接触。 以上注射疗法一周一次,3-5次一个疗程,。

注射疗法完成后,症状大为改善,可配合火疗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发布于 2013-01-24 20:47:32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谢谢分享!前辈辛苦了!{:6_305:}{:6_305:}{:6_305:}{:6_305:}{:6_305:}{:6_305:}
  • 2013-01-25 10:08:2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