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周一讲(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关注者
0
被浏览
23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二)病因   1.外因:环境因素   (1)吸烟。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3)空气污染。   (4)呼吸道感染。   (5)社会经济地位。   2.内因:个体易患因素   (1)遗传。   (2)气道高反应性。   (3)肺发育、生长不良。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1)呼吸困难:COPD的标志性症状。   (2)咳嗽、咳痰:一般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3)肺外表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   2.体征:肺气肿体征、肺部感染体征。   (四)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 <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 70%,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五)诊断   1.气流受限的依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 <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 70%。   2.临床表现:典型或不典型。   3.寻找病因、排除已知病因的气流受限。   (六)治疗   1.稳定期治疗   (1)避免危险因素: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   (2)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   2)长期吸入激素:COPD与哮喘合并存在。   3)其它:祛痰药、免疫调节治疗。   (3)长期家庭氧疗:缺氧者应低流量持续吸氧,每天>15h,氧流量1—2L/min,可降低肺动脉高压,预防和延缓肺心病的发生。   (4)康复治疗:是稳定期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   2.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性氧疗:氧疗是COPD加重期患者住院的基础治疗,但有可能发生潜在的CO2潴留,氧疗30分钟后应复查动脉血气,以确认氧合是否满意而未引起CO2潴留或酸中毒。   (2)抗生素:在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3)支气管舒张药。   (4)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用药,一般疗程10-14天。   (5)其它:机械通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   (七)预防   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

[/size] 患者,男性,58岁,因咳嗽、咯痰15年,加重伴发烧1周入院。 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常于秋冬季节出现咳嗽、咯痰,晨起及夜间入睡时为重。痰量不多,为白色泡沫状。不伴发热、胸痛、咯血等。间断服用中药治疗无效。五年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患者上3层楼有明显气促、喘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C,痰量增多,为黄色脓痰,口唇发绀,气短、喘憋加重,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吸烟35年,每日2包。无毒物、粉尘接触史。无特殊家族史。 查体:T:38.5°C,P:100次/分,R:25次/分,BP:115/75mmHg。 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端坐呼吸,喘息。口唇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音低,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散在哮鸣音,右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软,未触及肝脾肿大。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10,N85%,PLT18010,Hb150g/l;尿常规(-)。 [/size] [size=5][color=Red]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进一步检查 5.治疗原则

发布于 2010-01-18 14:49:28 IP 属地·中国|福建省|漳州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