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电图诊断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17

发布于 2013-06-03 17:00:18 IP 属地·中国|天津|天津市

8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8条评论
窦缓, 标三导联 aVF导联病理性Q波,标二导联虽有Q波但是超不超过主波的四分之一没有分规测量不能确定,但是总体上还是下壁心梗图形, 作图的时候干扰太多,
  • 2013-06-03 17:36:22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回复 0点赞
病人是一位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
  • 2013-06-03 21:56:09 · IP属地·中国|天津|天津市
    回复 0点赞
王大夫诊所 发表于 2013-6-3 2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病人是一位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 我只真没看出这是Q波,可能是干扰太多了。起始部分感觉上还是除极向量环向上形成的小r波。个人见解。
  • 2013-06-04 09:35:24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回复 0点赞
心电图符合王大夫说的:陈旧性前间壁梗塞 胡杨所说的Q属于位置性Q波,并非病理性,所以下壁心梗的诊断是不正确的!
  • 2013-06-04 15:26:34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sxmz 发表于 2013-6-4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心电图符合王大夫说的:陈旧性前间壁梗塞 胡杨所说的Q属于位置性Q波,并非病理性,所以下壁心梗的诊断是不正 ... 位置性Q波,,振幅一般<1/4R波。但是本图三、F导联已经超过了这一时限。
  • 2013-06-04 15:38:32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回复 0点赞
1、陈旧性心肌梗死 2、左束支传导阻滞
  • 2013-06-04 21:27:15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回复 0点赞
绿州胡杨 发表于 2013-6-4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位置性Q波,,振幅一般 位置性Q波:又称非病理性Q波 由于心脏位置不同及变化,正常人在某些导联也可以出现超过正常标准的Q波,如aVL、Ⅲ、aVF、V1、V2等导联出现QS型或QR型(Q波时限≥30ms,振幅≥1/4R)称为心脏位置性Q波。 其心电图表现是:Ⅰ、aVL、V5、V6导联,当QRS波群初始向量与额面电轴接近90°,QRS波群的初始向量与aVL导联几乎垂直,可投影在aVL导联的负侧,使QRS波群呈QS型,偶呈Qr型属于一种正常变异,此种情况总伴有P波和T波的倒置,Ⅰ和V5、V6导联无Q波,不伴有ST段的改变。 Ⅱ、Ⅲ、aVF导联:Ⅲ导联与QRS波导联轴大致垂直时,心脏位置稍有变化即可形成Q波,故Ⅲ导联Q波大多数是正常的,此时应再结合ST-T变化及Ⅱ、aVF导联的Q波综合分析。 V1、V2导联:在右胸前大部分位置应该能记录到Q波,其边缘接近于V1导联的部位,因此该电极位置稍有变动即可在V1导联记录Q波或QS波。 正常变异:有肥胖、鸡胸等导致心脏位置的改变。位置性Q波不属于病理性Q波,其不是因MI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无病理性意义。
  • 2013-06-05 14:39:1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本帖最后由 绿州胡杨 于 2013-6-5 17:12 编辑 sxmz 发表于 2013-6-5 14: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位置性Q波:又称非病理性Q波 由于心脏位置不同及变化,正常人在某些导联也可以出现超过正常标准的Q波,如 ... 超版您好;感谢回复。感谢之余我发表自己诊断依据。 第一;Ⅱ、Ⅲ、aVF导联导联同时存在Q波,如果单一导联存在Q波而无其他导联相呼应,那么这Q波仍为心电生理活动早复极引发。这是对应导联的相互呼应。 第二;Ⅲ、aVF导联S-T段我才自己亲自测了一下,下移超过0.1mv;这是心肌缺血的有理证据。 第三;T波Ⅱ、Ⅲ、aVF均为低平,为心肌缺血的辅证, 第四;心脏其他位置也存在心梗,小r波递增不良,正在逐步丢失。 总结以上各种依据,个人认为下壁心梗站得住脚。
  • 2013-06-05 17:02:52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