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有药性,穴有穴性
关注者
7
被浏览
2111

药有药性,穴有穴性

   药有药性,穴有穴性。掌握了药性,可据此处方遣药;同样,掌握了穴性,在随症取穴时,就有了依据。以下将常用的主要经穴,依其性能,大致分为23类,可供针灸临床辨证施治、立法选穴参考。

   一.穴有穴性

  (一)补益类 1.补气穴:气海、气海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生津止渴穴:液门、照海、三阴交、然谷、太溪。 4.壮阳穴:命门、肾俞、关元、气海、关元俞、神阙、中极。 5.滋阴穴:三阴交、复溜、阴郗、太溪。

  (二)温通类 1.温中回阳穴:气海、关元、神阙(皆灸);足三里、内关、百会(皆针)。 2.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3.通经穴:天枢、水道、归来、血海、水泉、地机、太冲。 4.通乳穴: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 5.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三)祛痰、止咳、平喘类 1. 祛痰穴:丰隆、中脘、内关、巨阙、脾俞、列缺、肺俞、上脘、天突。 2.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肺俞、天突。 3.平喘穴:列缺、膻中、肺俞、璇玑、气海、膏肓。

  (四)消导类 1. 消食穴:足三里、公孙、脾俞、璇玑、中枢、天枢、合谷。 2.消散穴:散瘰疬:天井、少海

  二.随症取穴 (一)感冒 (大椎、合谷、液门、外关、足三里、涌泉) (二)咳嗽 (三间、肺俞、涌泉) (三)发热 (百合、少商、曲池、液门、涌泉) (四)支气管炎 (膻中、天突、足三里、涌泉) (五)支气管哮喘 (神阙、膻中、鱼际、少商、三间、合从、曲池、翳风、足三里、肺俞) (六)肺结核 (肺俞) (七)咯血 (孔最、鱼际、足三里、涌泉) (八)心悸 (内关) (九)心绞痛 (内关、至阳、心俞、涌泉、隔俞) (十)急性心机硬死 (内关、膻中、腰阳关、至阳) (十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膻中、公孙、内关) (十二)高血压 (太渊、扶突、曲池、足三里、阴郄、白环俞、涌泉、太冲) (十三)低血压 (百会、人迎) (十四)低脉压综合征 (内关) (十五)失眠 (神门、照海、大陵) (十六)癫狂 (膻中) (十七)痫证 (百会、鸠尾、长强、臂臑、内关) (十八)癔症 (合谷、丰隆、内关、涌泉、翳风、水沟、大陵) (十九)晕厥 (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 (二十)呕吐 (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 (二十一)呃逆 (神阙、中脘、鸠尾、膻中、天突、廉泉、至阳、水沟、少商、内关、合谷、曲池、天鼎、扶突、听宫、外关、翳风、人迎、缺盆、足三里、陷谷、睛明、攒竹、膈俞、涌泉、太溪、大敦、期门、印堂、鱼腰、中魁) (二十二)胃脘痛 (中脘、足一里、胃俞) (二十三)胃炎 (中脘、曲泽) (二十四)胃肠痉挛 (中脘、合谷、梁丘、足三里)

发布于 2013-06-13 18:23:15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2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条评论
好帖,确实好帖!
  • 2013-07-07 05:01:14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回复 0点赞
说得不错,有收获,顶一下
  • 2013-08-01 18:01:19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嘉兴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