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腹泻请教
关注者
1
被浏览
2740

碰到腹泻病人,大家的诊治与用药心得,小生多谢了?

发布于 2010-02-12 11:03:28 IP 属地·中国|天津|天津市

9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9条评论
腹泻原因很多,你问的问题太广泛了。
  • 2010-02-12 14:30:28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三明市
    回复 0点赞
 1)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种。   2)根据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分为:   a 渗出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透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e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3)按解剖部位可分为:   a 胃原性腹泻   b 肠原性腹泻   c 胰原性慢性腹泻   d 内分泌失常性腹泻   e 功能性腹泻
  • 2010-02-12 15:14:14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腹泻伴有发热、腹 痛、呕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带血、贫血、消瘦等则需警惕肠癌;伴腹胀、食欲差等常需警惕肝癌;伴水样便则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除此之外,腹泻还可直接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等,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舌干燥、皮肤皱褶。   长期慢性腹痛腹泻常见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大肠炎:腹泻每日数次至10次以上,可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腹痛轻者为隐痛,典型者为绞痛,有腹痛——便意——缓解的特点。全身表现为发热、乏力、消瘦,常伴有皮肤、粘膜、关节、肝、肾、眼、口腔等系统的表现。较严重的并发症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癌变等等。治疗较困难较复杂,常需住院系统治疗。    克隆病:名称较多,如末端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节段性肠炎等。发病多在中青年,男稍多于女。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营养障碍、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内瘘或外瘘等。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治疗: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应以全身治疗为基础,辅以手术治疗,并防止复发。    肠结核:常与肠外结核并存,一般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部隐痛钝痛,多发生在右下腹,也可脐周或遍及全腹。由于病变直接影响到肠的消化与吸收功能,患者常有消瘦、全身虚弱等现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穿孔、出血。治疗:休息和营养是基础;抗结核药物;手术等。
  • 2010-02-12 15:14:53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一)急性腹泻 病程多不超过3星期,其最常见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 由于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夹膜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杆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现为 非炎症性水泻。   2.肠道感染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肠腺病毒感染时,可发生小肠非炎症性腹泻。 其中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常见的病原菌。   (2)细菌感染: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crocolitica)、侵入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难辨性梭状芽胞菌可致结肠炎,产生脓血腹泻。   (3)寄生虫感染:梨形鞭毛虫、隐孢子虫感染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溶组织肠阿米巴侵犯结肠时引起炎症、溃疡和脓血腹泻。   (4)旅行者腹泻:是旅途中或旅行后发生的腹泻。多数为感染所致,病原体常为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梨形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等。   (5)药物引起的腹泻:泻药、高渗性药、拟胆碱能药、抗菌药和某些降压或抗心律失常药,在服药期内不致腹泻。   (二)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1. 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等。   4.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②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③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瘀积,小肠细菌过长(盲袢综合征)等。   2)小肠吸收面减少:①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②近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3)小肠浸润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5.运动性腹泻 肠蠕动紊乱(多数为加速)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6.药源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新霉素等;③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慢性腹泻和便秘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粘液便/便秘)等临床表现,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1946年Dolhart首先提出IBS这一术语,此前有过敏性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大肠症候群等病名。IBS虽不危及生命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身心、工作和生活质量,占用了大量有限的医疗资源。   中医学没有肠易激综合症这一病名,目前科研及临床多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可归于泄泻、腹痛、便秘、郁证等病症范畴。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其痛泻相伴的症状与中医古方痛泻要方治疗的症状相似,临床中用痛泻药方加减治疗腹泻型IBS效果亦较佳,因此有人提出“痛泻”中医病名。根据IBS病位在肠,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也有人提出“肠郁”这一病名。   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腹泻和便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现象,其实际上同一种病的不同表现,都是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有机构在传统中医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理论,由中医的思伤脾、怒伤肝理论得到启发,对患者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心脑一体,肠脑互动的学说。采用宁心安神,疏肝解郁,温补脾肾的方法,结合现代微生态制剂合生素,疗效非常令人满意,患者腹泻和便秘消失的同时其他一系列由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症状如大便干结、腹泻、便秘、口臭、恶心、心烦、易怒、焦虑、抑郁、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耳鸣、四肢乏力、痤疮、皮肤粗糙、雀斑、黄褐斑、头发干枯脱落、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贫血、心慌气短、心律失常等等也不治而愈,疗效堪称神奇,详细内容在参考资料的肠易激综合症引起的慢性腹泻和便秘里。   紧张情绪可直接导致便秘或腹泻 (字数有限,请点击阅读)    水土不服腹泻怎么治疗    1、多喝水   2、补充电解质   3、检查尿液颜色,若过深则表示水分不足   4、避免乳制品及固体食物   5、使用止泻剂   6、使用以天然纤维为主成分的通便剂,可有效减少如厕次数   7、请教医生服用抗生素   8、旅行时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类、海鲜及不洁的饮料   9、确保餐具清洁   10、将水煮沸三至五分钟后再饮用   11、多喝可乐、柳橙汁等酸性饮料,有助于抵制大肠杆菌的数量   喝牛奶会导致腹泻吗?   人奶或牛奶、羊奶里含的糖分都是乳糖。它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消化乳糖必须用特殊的酶一乳糖酶。婴幼儿的胃里这种酶很丰富,所以消化乳糖毫不费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酶逐渐减少,到了成年就几乎没有或极少了。一旦再喝牛奶时就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乳糖。乳糖到了肠里,被肠道细茵分解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肠道膨胀,并兴奋肠道蠕动,使收缩加强,造成肠呜和腹泻。另外部分人是因为人体对动物蛋白过敏,喝牛奶时肠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腹泻。
  • 2010-02-12 15:20:28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 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 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4.调节肠道植物神经紊乱药 可选解郁抗虑胶囊等药物。   (三)考虑到吃西药副作用很大,可以考虑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进行治疗。优点是中药制剂没有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缺点是服用时间比较长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疗程进行服用。   (四)蒙脱石散   抗生素、微生态、中成药等方法的治疗都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伤害到肠道内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疗药物蒙脱石散,可以利用蒙脱石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药物成分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连同所固定的供给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可选择药物:司迈特蒙脱石散(3g成人儿童装、1g婴幼儿装)。
  • 2010-02-12 15:21:12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根治方法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只有一种就是“针灸”,通过增强大肠经小肠经的免疫能力后,通常是两星期就可以治好,甚至有人得了结肠病快癌变或是胃炎快癌变的,都可以通过针灸来治好,这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认同,因为西医的现代科学是救急性病或是以杀病毒为主的医学模式,使之到目前只是有精确的检查和判断能力,说症状说的头头是道,可是治起来总是让人复发也没有办法。需要指出的是,针灸虽然可以将腹泻治好,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但如果还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或是不运动,或是吃太多辛辣食物,或是饮食生活不规律,均可导致再次发作,说明该病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 2010-02-12 15:21:53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三种腹泻不用吃抗生素    1.病毒性腹泻:这种腹泻都属于自现性的,抗菌素不起作用,多吃也没有用。但是极易由于上吐下泻造成脱水,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再有一些基础病就容易引发其他病变,如心功能不全等。如果年轻人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可以在家喝些加糖、加盐的水,还可以吃一些收敛药物,比如肠乐、整肠生、金双岐等生物制剂。   2.旅行者腹泻: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下传播的腹泻也没有必要用抗生素,因为这种腹泻很快就能自愈,只要身体别脱水,适当吃些收敛的药,有的人抵抗力好,甚至不用吃药,几天内就会康复。   3.秋季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这类腹泻也好判断,通常都是群体发病,这种腹泻同样没有必要一定使用抗生素,除了细菌性感染的腹泻,只要水电解质平衡没有出现异常,都不用吃抗生素,可以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并避免乳制品及固体食物,旅行时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类、海鲜及不洁的饮料,多喝可乐、柳橙汁等酸性饮料,有助于抵制大肠杆菌的数量。
  • 2010-02-12 15:22:11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拔罐治腹泻    1.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法、徐药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幼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病情明显缓解后改隔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2. 取穴:从肝俞至小肠俞的膀胱经上寻找压痛点(如无压痛点,则自上而下每次取一至二对俞穴)、水分、盲俞、阴交、天枢、关元、足三里(交替)、三阴交(交替)。   治法一:每次取背部痛点或一至二个俞穴,腹部二穴,下肢一穴施行挑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三至四日施术一次;或施以出、留针罐法,皮肤针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治法二:采用单纯罐法,贴敷姜、蒜、伤湿止痛膏罐法,涂姜、蒜、风油精等药罐法,温水罐法等。属虚寒型者,宜选用灸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 2010-02-12 15:22:35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误区一:腹痛立即吃止痛片   腹泻时也会伴随着肚子痛,有人干脆用平时治头痛、胃痛的止痛片来对付腹泻疼痛。“吃止痛片能暂时缓解腹痛,但由于阑尾炎和腹泻的初期症状很相似,这样做容易掩盖病情,耽误阑尾炎的治疗。”徐主任提醒。   误区二:吃消炎药消毒止泻   很多人认为,腹泻药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吃消炎片消消毒就可以止泻了。对此,专家介绍,消炎药就是抗生素类药,人体只有在感染时才能服用。如果用消炎药来治疗腹泻,人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损害肝肾功能、过敏、加重腹泻等副作用。   误区三:腹泻后立即吃止泻药   人拉肚子后,往往马上就吃止泻药,这种错误做法不但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急诊科经常有腹泻病人服用止泻药三五天后仍不见好转才来就医的。因为过早服用止泻药会打破人体排泄平衡,把腹泻排出的毒素都“堵”住了,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垃圾”就会破坏肠胃道功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病情。所以人们在腹泻持续三天后应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误区四:一旦止泻立即停药   由于引起腹泻的一大原因是食物中的细菌,如果随意停药会让肠胃道中的细菌在没有完全被“杀死”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从而导致人体“耐药”以及多次腹泻。所以徐主任指出,一般腹泻症状缓解三四天后才能完全停药。
  • 2010-02-12 15:23:36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