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手诊
关注者
8
被浏览
3884

手诊

手诊 手诊是通过观察掌纹、掌色、掌形等的变化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和老百姓观念中的“看手相”、“算命”有着本质的不同 高血压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红色暗斑,严重者会出现红色串珠样暗斑。低血压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青色或白色暗斑。 腰肌劳损的人手背部常有青筋(青筋是指在人体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的静脉血管,多与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有关),这提示腰背部有瘀积,常见腰酸背痛,甚至出现肌肉紧张、硬结节。 脑血管系统有病变者,中指、食指呈鼓槌形,指甲苍白或青紫,常见头痛头晕。 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很多人在大鱼际处(大拇指后,肌肉隆起处)有一条或几条很深的竖纹。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则整个大鱼际颜色发青,甚则紫暗。 血糖偏高的患者经常出现大鱼际、小鱼际通红。 女性在经期前后,小鱼际经常出现潮红;经期结束后,红色会隐退;若在非经期出现明显色态改变,往往是内分泌紊乱的标志。 大鱼际有青筋,往往提示腰腿痛和下肢风湿性关节痛。 手诊学近年来颇受重视,它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不能随意夸大其诊病效果。手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望诊、闻诊、问诊、脉诊合参,才能体现它更高的价值。在治疗疾病时应该参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用药才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手感凉:脾肾阳虚,上火,失眠,多梦 手感湿:心脾两虚,易疲劳乏力。 手感干:肺脾两亏,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 手温暖而润泽:身体比较健康,五脏调和。 手掌厚而有力有弹性:精力充沛体力较好,适应力强。 手掌厚而无力无弹性:易疲劳乏力。 手掌软细薄而无力: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手掌硬直缺乏弹性:气血郁滞不畅,经脉不畅,缺乏适应能力。 手掌硬直而瘦者:消化系统差,凡事多固执,缺乏适应能力。 青筋出现:消除青筋最主要是排毒。 1、 大拇指有青筋突起:心脏病,头疼 2、 食指有青筋:左肩周炎 3、 中指有青筋突起:脑动脉硬化 4、 无名指有青筋:内分泌失调 5、 小拇指有青筋:右肩周炎 6、 手掌整个有青筋:体内有宿便或便秘,体内毒素较大 7、 大鱼际有青筋:心脏病或体寒 8、 手腕横纹有青筋:妇科有疾病 9、 手腕横纹下面有青筋:心脏不好,影响情态 10、 生命线起端有青筋:乳腺增生 11、 下眼睑出现青筋:妇科不好 12、 下巴有青筋:湿气重 13、 太阳穴有青筋:头痛,头晕 14、 眼袋有青筋:脾虚肾虚 指甲 1、 指甲软:缺钙 2、 指甲两边比较毛燥:缺乏纤维素,微量元素 3、 指甲颜色:黄,白,灰,黑,深红,浅红,青 白:贫血 点状白:A,寄生虫B,缺钙C,习惯性便秘D,神经衰弱 黄:肝病,缺乏胡萝卜素

发布于 2007-12-03 21:13:09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安庆市

4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4条评论
谢谢哦学习学习!收藏了哦
  • 2007-12-03 22:08:17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谢谢!!!:ws :ws
  • 2008-03-27 21:46:54 · IP属地·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回复 0点赞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大人病,以号脉为主,诊小儿病,以望为主:望神、望色、望形态、望苗窃等,其 中比较特殊一点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看“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3岁以下小儿,这是由于3岁以内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 示清晰,易于观察。3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往往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疾病,而以诊 脉代替之。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前人将“指纹”称作“虎口三关”,所谓三关是指风、气、命三关,即可将食指上的“ 指纹”分为三部分,命名为风、气、命(如右下图),靠近拇指一方为风关,靠近食指尖一方叫命关,风关与命关之间叫气关。   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 变化。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而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于肌肤之内。 又如小儿食滞内伤,病属寒,则“指纹”呈红色。如外感风寒,“指纹”应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病属 热,“指纹”应见紫色。如外感风热“指纹”紫而表浅。若“指纹”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 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指纹”颜色淡淡,以手推之则“指纹” 消失,推后复见,多指示病为虚证,淡红为气血不足,为体虚;淡紫为体虚而有热,显示有虚火。“指纹”   推之不动,颜色无变化,多说明病为实证,或病邪稽留体内。如痰湿内蕴、食滞内伤、邪热蕴结等病。假如患病较轻,“指纹”一般 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延至气关之上,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古代医家称 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在临床中,小儿的外感病、脾胃病通过看“指纹”来诊断准确率较高。如小儿是否有疳积,小儿病是寒是热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通过看“指纹”来判断或诊断疾病,只是中医的诊病方法之一,临床中若完全靠“指纹”来诊病,难免会有所偏颇。所以在临床中应四诊合参,认真辨证,方能力保诊断准确,治疗恰当,使患病的小儿早日康复
  • 2008-03-27 22:01:40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长治市
    回复 0点赞
作为西医的我,受益匪浅啊:
  • 2012-01-10 20:39:39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