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肩三针”配合“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关注者
5
被浏览
3514

“肩三针”配合“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肩三针”配合“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浅谈肩三针 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常运用肩三针为主要的穴位而其中肩骨禺,肩髎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及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而肩前(肩内陵)则为一经外奇穴,为何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常运用此三个穴位,我想除了局部取穴的义意外还可运用其解剖位置的关系来理解,尤其是肩前为一经外奇穴,为何取其和肩骨禺,肩髎并称肩三针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肩三针定位 肩骨禺: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肩骨禺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骨禺連線的中点. 肩三针解剖层次 肩骨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肩峰下囊›岗上肌腱→岗上肌 肩髎: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份→小圆肌→腋神经→大圆肌→背阔肌腱 肩前: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前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肩周炎的基本病理是肩部滑膜肌群、肌腱、关节囊等的无菌性炎症、黏连、萎缩致使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受限及持续性痉挛性疼痛。肱头肌长头腱由于其与喙肱肌相平行之特殊解剖关系,活动时相互磨擦积累劳损而致腱鞘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可能是肩周炎早期原因之一。而当肩部某一部位出现无菌性炎症,肩部因痉挛性疼痛而不愿活动使肩部肌肉群间的拮抗协同作用紊乱,波及其它,最终导致临近肌肉、腱鞘、关节囊等黏连、萎缩和功能障碍。 针灸治疗肩周炎正是利用针具刺激肩峰下滑囊、肩胛肌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以及周围的肌肉群,继而改善肩关节滑膜水肿、充血,而针刺时肩骨禺及肩髎正刺激到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后份,而针刺肩前时正是刺激肱二头肌长头腱所处的结节间沟上,大概因为如此,后人于十四正经外又补充一肩前为一经外奇穴,使其和肩骨禺肩髎并称肩三针。 此外肩周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是其中有一特点为好发于五十岁左右因而有五十肩之称,且女性多于男性,是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一般数月至两年左右。因此有部份医学人员认为肩周炎和更年期所造成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有密切相关,而这种自愈现象似乎与更年期后内分泌系统透过自我调节趋于稳定有一定关连,可是因为肩周炎的病菌病因尚未明确,这只是猜测有相关而已,真正的病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发布于 2013-08-09 14:34:37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蚌埠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其实肩周炎的病因早已经有了,“阳明胃虚”内经上有记载,大概内容是人到了50左右会出现阳明脉衰,而不是阳明胃衰,所以50左右就会出现这种病,而不一定是胃病,自然针刺阳明经的穴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只是这个穴位,其它的也有效果,只是要是阳明脉上的。如有说的不对请批评指正。
  • 2013-08-12 00:25:2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济宁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