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安门中医院骨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注者
2
被浏览
5345

[外科] 广安门中医院骨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在劳损、外伤等因素作用下,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腰骶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从而出现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居多,高位椎间盘突出偶可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痹证范畴,通常认为风寒湿邪或瘀血痹阻经脉所致,发病日久或素体亏虚者可出现肾虚之证。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症状: 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二者可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腰背痛通常局限在下腰部,下肢放射痛一般为单侧,如椎间盘突出为中央性或突出较大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疼痛。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 1.1.2 体征 1.1.2.1 腰部畸形:腰部僵直,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甚至后凸;腰椎侧弯;腰部活动受限。 1.1.2.2 压痛:病变节段棘突间隙和棘突旁出现压痛及放射痛,患侧坐骨神经出口处、腘窝等处有压痛。 1.1.2.3 神经根牵拉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健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屈颈试验可能出现阳性。 1.1.2.4 椎管内压增加试验:腹部加压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可能出现腰痛或下肢放射痛加剧。 1.1.2.5 神经功能损害: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可出现相应的运动、感觉、反射功能减弱,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腰4神经根受损时,大腿前侧疼痛或伴触觉减退,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神经根受损时,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痛觉、触觉减退,踇背伸力减弱。骶1神经根受损时,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觉、触觉减退,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1.2 辅助检查 2.2.1 X线片:正位片中可见腰椎侧凸,患侧腰椎间隙变窄;侧位片中往往有受累的椎间隙变窄,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和腰椎生理曲线前凸消失等表现。并可帮助排除其他骨质病变。 2.2.2 CT:不但能够清楚显示突出的程度,而且定位准确。 2.2.3 MRI:清楚显示突出的程度、部位突出的类型及突出物在椎管内的移位情况,并可判断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1.3 诊断标准(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鲁玉来主编) 1.3.1 反复发作的腰背痛合并根性下肢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剧。 1.3.2 椎间盘突出间隙棘突旁压痛,放射痛 1.3.3 腰椎活动受限,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腰3、4椎间盘突出症者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1.3.4 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障碍、腱反射异常。 1.3.5 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并能排除其他骨质病变,CT或MRI显示和临床表现相一致的椎间盘突出。 诊断标准1-4项中有两项以上异常,加第5项即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4 鉴别诊断 1.4.1 腰椎管狭窄症:腰腿痛伴有间歇性跛行,症状重而体征较少。 1.4.2 腰椎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劳累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晨起时腰部僵直,活动后稍减。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 1.4.3 梨状肌综合症:无腰部症状和体征,臀部疼痛,梨状肌处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1.5 分型:根据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可分四型:①膨隆型。②突出型。③脱垂游离型。④经骨突出型。 2 辨证 2.1 血瘀证:常有外伤史,疼痛明显,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舌质暗,脉弦。 2.2 风寒证:腰腿冷痛,畏寒恶风,遇凉加重,舌淡,苔白,脉弦紧。 2.3 湿热证:疼痛恶热,遇热或潮湿加重,口渴溲赤,苔黄腻,脉弦数。 2.4 肾虚证:腰腿酸软乏力,劳累后更甚。偏阳虚者面白,少气懒言,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倦怠乏力,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 亦有从痰瘀证等其他证型论治者,可根据病情参照应用。 3 治疗 3.1 药物治疗 3.1.1 中药内服治疗:根据辨证结果,选用适合方药。 3.1.1.1 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止痛。 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9g,红花6g,当归9g,川芎12g,没药6g,秦艽9g,独活9g,甘草6g。 常用中成药:根痛平冲剂,每次8g,1日3次。 3.1.1.2 风寒证 治法:温经散寒止痛。 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9g,寄生12g,杜仲12g,牛膝12g,威灵仙9g,细辛3g,防风6g,川芎12g,当归 9g,甘草6g。 常用中成药:益肾蠲痹丸,每次8g,1日3次。 3.1.1.3 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止痛。 方剂:四妙丸加减。牛膝12g,薏苡仁12g,苍术9g,黄柏6g,防己12g,忍冬藤12g,独活9g,川芎12g。 3.1.1.4 肾虚证 治法:调补阴阳,补益肝肾。 方剂:偏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肾虚证偏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临床上可根据辩证结果选用相应中成药,亦可根据自身经验应用其他证法方药治疗。 3.1.2 西药内服治疗 通常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如萘丁美酮、双氯酚酸钠等,COX-2选择性抑制剂较之传统的NSAIDS,副作用较少,如美络昔康等。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应注意其对胃肠道及肾脏的副作用。 根性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3.1.3 外用药治疗 可根据病情在腰部及下肢疼痛部位贴敷外用中药。 3.2 手法治疗:包括普通推拿手法治疗和麻醉推拿手法。普通推拿手法效果不佳,可考虑行椎间孔麻醉下或静脉麻醉下推拿手法治疗。中央型、游离型突出或巨大髓核突出者慎做腰椎活动类手法。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感染、出血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禁做手法治疗。 3.3 手术治疗 3.3.1 适应症:疼痛反复发作;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各月,效果不佳者;或疼痛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症状者者应尽早手术。有明显腰椎不稳者应同时行腰椎融合术。 3.3.2 禁忌症:有感染灶者;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受术者;存在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疗效者。 3.3.3 手术方式:包括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各种微创介入疗法(包括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激光射频消融术、化学融核术等)。 3.4 其他治疗 3.4.1 一般治疗:急性疼痛期应卧硬板床休息,并在活动时佩戴腰围保护。疼痛缓解后,可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3.4.2 牵引治疗:常用骨盆牵引法。根据患者体重、体质、病情选择合适重量,牵引重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中央型、游离型突出或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牵引。疼痛明显、腰肌紧张、腰椎侧弯明显者慎做牵引。 3.4.3 封闭:可根据病情应用硬膜外封闭、骶管封闭、椎间孔封闭和痛点封闭。合并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禁做封闭。脱出型、游离型突出或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者,封闭效果不佳。 3.4.4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4 疗效评价标准(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 4.1 优: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均恢复,并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 4.2 良:症状部分缓解,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部分改善,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 4.3 差: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

发布于 2010-03-18 16:10:36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3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3条评论
很详细,谢谢楼主,你辛苦了。再次感谢你的分享。
  • 2010-03-18 20:20:21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谢谢 俺级别不够
  • 2010-05-28 18:58:42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像是教科书上的,全无特色可言,号称中国中医权威医院的广安门尚且如此,可悲,中医完了,杜自明,双桥罗老太,已成老记忆。。。。。。。
  • 2010-05-30 06:48:1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东营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