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迎元旦、写征文、送积分”活动开始啦!
关注者
0
被浏览
7141

[/align]

    [/align]

[color=blue] 1、作品必须是原创,不能转载、照抄照搬,一经发现,严惩不待

2、作品形式不限,内容以自己日常诊疗工作内容为主,或者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心得体会

3、论坛所有会员均可参加,活动结束后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所有参赛作品,只要基本符合要求,均会得到一个积分的奖励

5、论坛管理委员会成员作为评委,可以参赛,但其作品不参与评奖,可以奖积分一个

6、每位会员的作品数量不限,但作为评奖的,只能有一篇

8、所有参赛作品一律在此跟帖,不再发新帖,否则视为无效[/color]

[/size]: [/color]

[color=red]一等奖 一人  奖积分5个,鲜花50朵,金币1000。

二等奖 二人  奖积分3个,鲜花30朵,金币800。

三等奖 三人  奖积分2个,鲜花20朵,金币500[/color]

[/align]

发布于 2007-12-15 22:42:46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25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5条评论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医生,没有手术台上游刃有余切除病痛的本领,也没有抢救休克时指挥护士运筹帷幄的气概。我就是一个泥腿子,一个现代社会中的赤脚医生。 高考落榜,稀里糊涂的被家长送到医学自考院校上学,三年大专还算顺利,毕业证拿到了(庆幸之余, 我的出路何在?), 在民营医院厮混了一年后, 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我又回到了农村, 开始了我的乡医生涯(家长的描绘,谁谁开诊所,都把新房都盖了........) 从500元起家,到现在家底几万,固定资产(保密!呵呵),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 到方圆几平方公里(大吧!)的“名医”,我受到了患者的肯定与赞许。也时常经历着心跳加速的摧残, 我感觉越来越累,心力疲惫! 我也没有什么具体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但有几个对比请朋友雅正: 1.以前见了病人,问诊时我自己很紧张, 经常搓手; 现在可以翘着二郎腿,手里夹着烟,眼睛不看都能问的很全面(相对的)。 2.以前用药就是那几样,什么病来都用青霉素(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无的放矢; 现在药有几百种, 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广,再也没有捉襟见肘的尴尬。 3.以前是什么病都看,都敢看,任何人来拿的药都敢用; 现在思前想后, 到底自己能看不能,药的来路不明坚决不用。 4.以前几十里外都敢挂吊针,挂了就走,不观察。 现在基本上从不外挂。 5.以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看病方式 现在真正的头痛都往脚上想 6.以前或的很潇洒,什么还都没有,特空虚。 现在活的很窝囊, 特紧张,很充实 7.以前只治感冒, 拉肚子 现在感冒,拉肚子来了就烦,总想治个心衰脑出血什么的。 8.以前就不看书,有时间就狐朋狗友的搓一顿 现在只想静静的看看书,去书店是我的一大享受 9.以前什么证都没有 现在证照齐全 10.以前没有电脑,不会上网, 不会交流 现在有电脑,会交流,最主要是有乐基层医生论坛 闲言碎语再不说,切入正题 这几天本地水痘流行, 用下列药, 收效颇丰, 欢迎指正! 阿昔洛维一组 请开灵一组 青霉素一组(有并发感染时) 一般三天,可以控制。小小经验,不到之处,希望指点。 就说到这里,朋友们有什么经验体会,可以聊一聊。
  • 2007-12-17 12:52:44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回复 0点赞
春芽,夏绿,秋风,转眼冬渐尽.回望一年,又无大业绩,生意平淡,随季节而上下. 度日营生,养家糊口,平凡又不无乐趣.父母健,儿女康,老婆又显年轻.心中平和. 新农合,人受益.定点没有我,病员下减.无特长,自加压,提高诊疗水平.任他农 合风紧. 此半年,学上网.基层医生论坛落脚.内,外,妇,儿全都有,提供医学资源.病例讨 论.分享贴.使我收益非浅.多发贴,勤回帖,祝愿论坛发展. 越明年,工作中,更加努力.奉患者为上帝.小敛钱财.与乡邻睦相处,何乐而不为. 本人文化不高,让各位见笑了.另附上我的座右铭一则: 医虽小道,人命关天.德艺双修,日臻完善.尊师重患,财帛莫贪.意若不专,回家种田.
  • 2007-12-17 18:37:56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闲 话 医 易 常叹医之难,习中医更难!   吾从西医之生理,解剖步入医门,细研药理,各科! 终于小小明了,那人之七情六欲. 生老病死,与那C(细胞)的生老病死分不开!要弄懂正常,非正常.紧急,非紧急. 都有一套规程可循,有法可依!如是经年!   而后深学中医,才知:<易经>,<素问>乃上古之人.用致朴素的<太极>, 两仪<阴,阳>,三才<天,地,人>,四象<东南西北四方>,五运六气....略等, 和一整套由易理,派生出的经典中医学说!让中华民族的先人身体健康,发育繁衍有了 保护,让今人得以蒙幸!!!    医之说难,与 ( 社会,家庭,成长,人性,环境,心理,体质,气候,年龄, 病种,病程,药物,理法,方药,......) 种种因素有关!让古时医者, ( 朗中 ) 必须历游名川大海以明地理不同,地区差别!药品出处,用药不同,经访 市井乡村以了民情风俗,饮嗜食别.贫富差距!(故为游方朗中)最后才成太医, 明了( 社会,家庭,成长,人性,环境,心理,体质,气候,年龄,病种, 病程,药物,理法,方药 . . . . . .)之变与病之变的关系! 更要明了( 社会,家庭,成长,人性,环境,心理,体质,气候,年龄, 病种,病程,药物,理法,方药 . . . . . .)之不变与病之变的关系! 用变通 辫治不变相同之病.以不变应用于防治多变之病. 医易者,在明了易理之变与不变也!! 医难者,难能可贵以不变应万变也!!!     医经有考,唯德致用.      病证可循,有心方驭!  中医不离易经,更不离仁心!     祝 :  基  层  医 生 论 坛 欢 度 元 旦 佳 节               无为___应 "迎元旦、写征文"作"为中医喝彩"                   2007 / 12 / 18 本帖最后由 无为 于 2007-12-25 19:54 编辑 ]
  • 2007-12-18 01:00:04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偶没有楼上各位的学识和文采,就我行医以来诊断治疗老年脑缺血病的初步诊断和基本用药浅谈一下,水平有限,望各位指正。 1 决大多数患者在出现脑血管病前都要有血压的忽高忽低的变动:原来血压正常或者偏低忽然高了,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的感觉。 2 心率的改变:有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忽然的心悸、烦乱、有时候会有早搏的心电图表现,还没有出现脑血管的征候,但是这时候必须要想到是脑神经紊乱(缺血和水肿的应激反应) 当然出现了梗塞的相应征候了的症状就很容易诊断了。以上2点要引起注意。 早期甘露醇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1快速点滴 防止、治疗颅内高压。2 正常点滴清除脑组织中有害的自由基。 老年性脑供血不足症,应用扩张脑血管药物引起症状加重的体会:基本所有老年脑缺血患者出现头晕、头昏、甚至恶心的症状用了扩张血管的药物症状加重了,而该用小计量扩张药物、症状会缓解。原因:老年性脑供血不足是一个慢性微循环改变的过程,脑组织和神经突触已经适应了其状态,一旦改变就出现脑胀满的感觉。如果加用大量的营养脑细胞和神经元的药物头晕和头昏的感觉会很快消失。这又是因为慢性的供血不足造成脑神经原生长受阻的表现。
  • 2007-12-18 15:45:1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乡村医生 什么是乡村医生,尊敬你的人把你看作等同大医院的医生,对你有成见的你就是一江湖骗子。 是的,我们占了“医生”这一称谓的光,受了“江湖骗子”的害。有的人就是把“江湖游医”的气撒在了我们身上。不可否认,我们队伍中的败类,运用医学知识,打着医生的幌子,干着江湖骗子的勾当。 乡村医生的转型时期 封建帝王时期,老百姓有什么事情,到县衙找县太爷,县太爷是土皇帝,一人说了算。人民公社时期,社员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找大队支部书记。大队支部书记有赏罚的权力。二十年前。群众有了病找赤脚医生,不管水平怎样,都听医生的,好了坏了都是病的问题。没人埋怨赤脚医生。当然赤脚医生已经尽力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专科诊所以及江湖游医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科目分的越来越细,医生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总而言之,以前是“道德”约束人们的思想,现在是“法律”左右人们的行为。七品县令已经成为历史,支部书记也不再管村民的琐事了。我们乡村医生也面临着转型…… 中医与西医 中医与西医这两个名词应该改作《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 《西医》=洋医 铁钉=洋钉 火柴=洋火 煤油=洋油等等…… 胰岛素等药是中国人发现的,是西药吗?很多医药和诊疗技术都不是洋人的专利。华人之耻辱。 病什么是病?发现了病就是有病,没查出来就没有病了吗?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患者在各个大医院查了个遍,榨干了油水,没发现什么病。回家来等死。或者乡村医生根据个人的经验,试验性的治疗获得痊愈。看看现在的医学教材,“目前发病原因不详”这句话几乎占据着每一章节。 看看我们的国粹《伤寒论》医圣张仲景一篇伤寒论,几乎涵盖了所有内科疾病。每一个病症都有它的理论依据。就是现代医学的“伤寒”“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也要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来治疗。 我个人的观点“病从口入”这是一句非常普通又非常经典的一句话。 不管什么病菌,由饮食进入体内,留下隐患,又有什么什么的诱因导致什么功能失常,又有某某原因出现了病症。你说我们从什么时间能发现身体不正常,什么时间治疗?所以我们经常跟在“病”的屁股后边治疗,就好像非得等到杀人犯行凶了以后,才采取措施一样。中医的“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是很有道理的。故此很多病要从消化道考虑。 下面是《伤寒论》六经辩证的提纲,六经里面有四项和消化道症状有关。 太阳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 胃家实。———————————————————————————(和消化系统有关) 少阳 口苦、咽干、目眩。——————————————————————(和消化系统有关) 太阴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和消化系统有关) 少阴 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和消化系统有关) 本帖最后由 胡医生 于 2007-12-26 09:50 编辑 ]
  • 2007-12-19 19:02:13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安阳市
    回复 0点赞
简单说一下最近治疗的一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病例算作征文,也为祝贺论坛的第一个元旦献上一份薄礼:      半夜,我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那端是一个焦急的声音:我的儿子突然出现声音嘶哑、不能说话,还呼吸困难,请你马上来看看。接到电话的同时,脑子中马上想到是急性喉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当然只是在起床的同时自己的猜测,到了患儿家中后,患儿5岁,发育好,面色发红,有阵发性的咳嗽,咳嗽的声音犬吠声,吸气性喉鸣音,吸气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声带急性充血),估计咽喉疼痛,所以不敢说话,还是比较典型的。   查体:体温:37.1℃ 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部听诊可闻及吸气性喉鸣音,双肺呼吸音正常,其他未发现阳性体征。   诊断:急性喉炎   处理:    1、5%GNS 250ml    头孢他啶 1.5    地米 2mg     (2mg地米入壶)    2、10%GS 250ml    更昔洛韦 100mg 给家长说明厉害,密切观察。 该患儿用药半小时后,憋喘症状有所缓解,第二天嬉闹如常!继续治疗5天痊愈。 再来学习一下关于急性喉炎的有关资料: 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病因  急性喉炎常见的病原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主要病变在声门下区,黏膜充血,黏膜下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软弱,组织疏松,易引起水肿,导致喉梗阻。又由于小儿咳嗽功能差,不易将分泌物排出,更使梗阻加重。临床表现1、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后出现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咳嗽象小狗叫)和吸气性喉鸣。病情加重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可因分泌物阻塞咽部同时刺激喉部发生喉痉挛,使呼吸困难加重。 2、喉炎的孩子常表现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锁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紫绀等。胸部听诊可闻吸气性喉鸣及干罗音,严重喉炎发生喉梗阻时两肺呼吸音降低甚至消失。局部检查可见喉粘膜急性充血,声门下粘膜明显红肿,声门裂隙变窄。 3、儿童的急性喉炎常转为尖锐的犬吠咳嗽,这可能提示有呼吸道梗阻情况,为临床急危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诊断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以确诊。小儿的急性喉炎常依靠临床表现。 治疗 一、镇静:由于患儿多有烦躁不安,可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可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剂使患儿保持安静。 二、抗生素:可用青霉素、红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以杀灭病原菌。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有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治疗急性喉炎有较好的效果。急重症可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5~10mg/kg,4~6小时滴完;或用地塞米松2~5mg,静脉输入,继用1mg/kg.d静脉维持;或口服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成3~4次口服。 四、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每日3~4次,雾化液包括:生理盐水20ml,加糜蛋白酶2.5~5mg、地塞米松1mg及抗菌药物,后者药量为每日全身用量的1/4。 五、气管切开:第Ⅲ度以上喉梗阻者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并配合全身综合治疗。   本帖最后由 橘井泉香 于 2007-12-19 19:51 编辑 ]
  • 2007-12-19 19:50:28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从医十几年的感悟 学医生,并不难. 小中专,就三年. 要学好,得五年. 要不然,不好谈. 开门诊,要经验. 病人杂,要学全. 老中幼,俱要看. 小感冒,大血栓. 会清创,拆缝线. 妇科病,也要揽. 经带产,要问遍. 多罗嗦,不嫌烦. 起要早,睡要晚. 风无阻,雪不拦. 多吃苦,少贪钱. 病人好,你心安. 遇大病,仔细观. 看不了,往上转. 不要装,不要骗. 病人夸,百姓赞. 名即有,利也赚. 勤学习,书多翻. 定杂志,与报刊. 因特网,有论坛. 多发病,有资源. 误诊版,药指南. 多交流,不散漫. 这一篇,记心间. 处事情,定心安.
  • 2007-12-20 14:22:32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对不起,上边打错字了.出事情应该是处事情.;tp ;tp 你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点击右下角的“编辑”即可!已经帮你编辑了!----东方乡医
  • 2007-12-20 14:37:37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军医,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有时我深感无赖,首先谈谈我们的工作环境:从表面上看,部队战士年轻力壮,身体倍儿棒,哪有什么病!我们的工作无非就是喝喝茶、看看报,让人羡慕。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就拿领导看病来说,哪个领导会亲自来卫生队看病呢,遇头痛脑热、感冒拉肚时给卫生队打个电话:“谁啊,我是某某某,给我送点什么什么样的药来。”真是晕?让我们怎么问诊,怎么检查啊,还没其它办法,只能照办,药还必须是广告上的新特药才行,否则,哼哼,又有小鞋穿了。再一个就是战士看病难看的问题:有的战士怕苦怕累,不想训练时就装病、泡病号,简直就是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一来就是头痛、或肚子疼的厉害,点名要打针、输液,还想住两天院,检查什么问题都没有,让人无从下手,这种病号还不能不看,要是说不出个道道来说明军医没水平,治不了病。难啊!还有一些慢性病的病号,确实需要休息的,开个诊断证明,让其全休几天吧,连队又不让:训练要紧呀,看着没什么大事呀,军医怎么回事啊?埋怨我们的人又来了。家属小孩看病,那更不好对付。她们一般是要药,点名要好药、贵药,电视广告上有的,管它对不对症,就要那种,“效果好嘛”,公费医疗的病号,哪有那么多的费用啊?不开处方家属不愿意,开了处方医院领导不高兴,两头不是人啊。 但军医中也有高手,专治“疑难杂症”:我们一老军医,专攻针灸的,对付这战士装病就有一套,来了就针灸,没事让你天天来,一天三趟,后来遇上装病的病号,我们就请他出手,这一招厉害,只要他一出手,病号就诊率就会有明显的下降。 军队医疗机构讲的是服务,有时不管你业务水平怎么样,只要能忽悠住人,就是好军医,我相信这话。
  • 2007-12-21 00:08:45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回复 0点赞
原帖由 wyouxi 于 2007-12-20 20:51 发表 http://xcys.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发热病人,有见效快,反跳现象少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晕厥的报道较少,现将我校近2年来所见6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例全为男性(我校男女生比例为10∶3),年龄 ... 安痛定、柴胡注射液致晕厥? 我认为这应该属于晕针的范畴,因为原文作者对患者采取迅速将病人平卧,并给予保暖、热水饮服,6例分别在1~3min之后症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安痛定、柴胡注射液一般都是在患者发热特别是高热时使用。患者发热后机体痛阀降低、抵抗力下降,对疼痛更加敏感。而安痛定、柴胡注射液对肌肉刺激性较大,(特别是柴胡注射液,临床中发现一些中药类注射液对肌肉的刺激性都较大,不知大家可有同感)对一些伴有机体抵抗力差、痛觉敏感、或精神紧张 饥饿等原因的发热患者都有造成晕针的可能!一种药注射都有可能造成晕针、何况是两种药同时注射!个人认为上文提到的患者中当时如果是换作注射其他有同等刺激强度的药物也有可能晕厥。 在遇到发热患者应用解热药物时我们可以采用肛门注入,即可避免患者因肌注的疼痛发生晕厥,而且感觉比肌注显效更快。具体操作是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入安痛定等(加适量地米效果更好)药液后拔掉针头,患者俯卧位,扒开肛门将注射器紧贴肛门并插入肛门少许注入药液、嘱患者抬高臀部片刻防止药液外漏。而通过肛管等注入比较麻烦我一般不用。小儿也可用安乃静滴鼻等,每侧鼻孔1-3滴。 我在临床中也曾遇到过多例发热患者药物注射后发生晕厥的,下面是我的一些深刻教训:一患者男50岁,因感冒发热给予安痛定注射,当时是在患者家中取坐位注射的,注射后片刻患者即感头晕、恶心,说要到床上休息一下、问要不要搀扶他说能走,刚走到卧室门口就“砰”的一声摔在地上,他家是水磨石地面啊,而且头着地!当时可把我吓晕了,所幸不一会患者就醒了过来,要是摔出了事那可就讲不清啊。另一患者 男45岁、发热咽喉痛,拟予青钠静滴,结果刚做完皮试不久,患者即头晕 出冷汗,准备回房休息,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地。还有一患者 男、13岁、学生,因感冒发热给予静脉输液,由于是冬天的傍晚时分,灯光线比较暗,而且患者处在发热的寒战期、加上本人学艺不精,输液时在手背处扎了3下才扎上。滴了不到1分钟患者说头晕、心里不舒服,估计是晕针造成的隧拔掉输液、让患者上床休息结果也是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地! 总结的一点经验是给发热患者注射时最好取卧位。在给患者坐位注射时如患者注射后有头晕眼花、出冷汗、恶心呕吐等表现时一定要搀扶患者上床休息,注意:一定要搀扶!因为有许多患者都认为自己能走不要人搀扶,结果由于突然意识丧失而摔倒。晕针一般给予适当处理患者都会很快恢复,但要是因为摔倒造成意外我们就讲不清了。(现在由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家都是水泥、地砖、水磨石等地面,硬度大,更容易造成意外)。 听说有奖征文也来凑凑热闹,呵呵,见笑! 本帖最后由 平安一生 于 2007-12-21 13:11 编辑 ]
  • 2007-12-21 10:53:40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安庆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