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次听说的【胃把转】求治疗经验!
关注者
0
被浏览
2954

今天早晨遇到一患者诉说近两天老感觉俩肋发涨,特别是下蹲时严重,平时身体健康。因为不能明确诊断叫其去医院检查,医院检查为胃把转,开中药8付,因为第一次听说没有治疗过,求助各位学习学习。『付图』

     <img src="http://bbs.jcys.com/file_preview/month_1003/1003271424cd83ea5f341ffa0f.jpg" alt="" width="100%" height="100%"><img src="http://bbs.jcys.com/file_preview/month_1003/1003271425a98bf21783ae2f5e.jpg" alt="" width="100%" height="100%"><img src="http://bbs.jcys.com/file_preview/month_1003/1003271426e370ed282835b474.jpg" alt="" width="100%" height="100%">

发布于 2010-03-27 14:44:32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临沂市

9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9条评论
是胃扭转!你自己看错了
  • 2010-03-27 15:03:06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
    回复 0点赞
是胃扭转,你自己弄错了
  • 2010-03-27 15:03:43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
    回复 0点赞
是胃扭转!
  • 2010-03-27 17:15:51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
    回复 0点赞
昰胃扭转吧
  • 2010-03-27 17:21:24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沧州市
    回复 0点赞
我想应该是胃扭转吧?
  • 2010-03-27 17:30:2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济宁市
    回复 0点赞
第一次听说
  • 2010-03-27 21:21:50 · IP属地·中国|重庆|重庆市
    回复 0点赞
应该是胃扭转
  • 2010-04-05 18:05:38 · IP属地·中国|甘肃省|平凉市
    回复 0点赞
第一次听说胃扭转?怎么处理的?
  • 2010-05-17 12:30:11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临床表现】   急性胃扭转起病较突然,发展迅速,其临床表现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颇为相似,与急性胃扩张有时不易鉴别。起病时均有骤发的上腹部疼痛,程度剧烈,并牵涉至背部。常伴频繁呕吐和嗳气,呕吐物中不含胆汁。如为胃近端梗阻,则为干呕。此时拟放置胃肠减压管,常不能插入胃内。体检见上腹膨胀而下腹平胆。如扭转程度完全,梗阻部位在胃近端,则有上述上腹局限性膨胀、干呕和胃管不能插入的典型表现。如扭转程度较轻,量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腹部X线平片常可见扩大的胃阴影,内充满气体和液体。由于钡剂不能服下,胃肠X线检查在急性期一般帮助不大,急性胃扭转常在手术探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慢性胃扭转多系部分性质,也无梗阻,可无明显症状,或其症状较为轻微,类似溃疡病或慢性胆囊炎等慢性病变。胃肠钡餐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系膜轴扭转型的X线表现为双峰形胃腔,即胃腔有两个液平面,幽门和贲门处在相近平面。器官轴扭转型的X线表现有胃大、小弯倒置和胃底液平面不与胃体相连等。 病理 【病因学】   新生儿胃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胃脾韧带或胃结肠韧带松弛而致胃固定不良。多数可随婴儿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   成人胃扭转多数存在解剖学因素,在不同的诱因激发下而致病。胃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食管下端和幽门部的固定,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也对胃大、小弯起了一定的固定作用。较大的食管裂孔疝、隔疝、隔膨出以及十二指肠降段外侧腹膜过度松弛,使食管裂孔处的食管下端和幽门部不易固定。此外,胃下垂和胃大、小弯侧的韧带松弛或过长等,均是胃扭转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气胀、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和胃的逆蠕动等可以成为胃的位置突然改变的动力,故常是促发急性型胃扭转的诱因。胃周围的炎症和粘连可牵扯胃壁而使其固定于不正常位置而出现扭转,这些病变常是促发慢性型胃扭转的诱因。   胃扭转多与周围韧带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如胃结肠韧带、肝胃韧带过长或松弛,也可继发于膈膨出、膈疝、或溃疡、肿瘤等因素的推挤牵拉,也可无任何诱因。   根据扭转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型:1)器官轴型或纵轴型扭转,即以贲门与幽门连线为轴心,向上翻转,致小弯向下,大弯向上;2)网膜轴型或横轴型扭转,即以长轴相垂直的方向,向左或向右翻转;3)混合型扭转,兼有上述两型不同程度的扭转。三种类型中以器官轴型扭转常见,网膜轴型次之,混合型少见。   急性扭转起病急骤,持续性干呕,很少或无呕吐物,突发严重短暂的胸部或上腹部痛,胃内难以插入胃管为其特征性表现。而慢性胃扭转则症状轻重不一,或有食后胀满,上腹灼烧等非特异性症状。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出现时(上消化道大出血),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的总量下降。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站立位胸腹部平片可见两个液气平面,1个位于左半膈之下的近端胃,另1个位于心后纵隔的远端胃内,若出现气腹则提示并发胃穿孔。   2.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系膜轴型扭转病人可见胃食管连接处位于膈下的异常低位,而远端胃位于头侧、胃体、胃窦重叠、贲门和幽门可在同一水平。器官轴型扭转则可见胃上下颠倒,胃大弯位于胃小弯之上,胃底液平面不与胃体相连,胃体变形,幽门向下,胃黏膜皱襞可呈扭曲走行。食管下端梗阻,呈尖削阴影。   3.内镜检查 胃扭转时内镜检查有一定难度,可见胃的前后壁或大弯、小弯的位置改变,有些病人可发现食管炎、肿瘤或溃疡。 治疗   急性胃扭转必须施行手术治疗,否则胃壁血液循环可受到障碍而发生坏死。如能成功地插入胃管,吸出胃内气体和液体,待急性症状缓解和进一步检查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在剖开腹腔时,首先看到的大都是横结肠系膜后面的绷紧的胃后壁。由于解剖关系的紊乱以及膨胀的胃壁,外科医师常不易认清其病变情况。此时宜通过胃壁的穿刺将胃内积气和积液抽尽,缝合穿刺处,再进行探查。   在胃体复位以后,根据所发现的病理变化,如膈疝、食管裂孔疝、肿瘤、粘连带等,予以切除或修补等处理。如未能找到有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者,可行胃固定术,即将脾下极至胃缨门处的胃结肠韧带和胃脾韧带致密地缝到前腹壁腹膜上,以防扭转再度复发。   部分胃扭转伴有溃疡或葫芦形胃等病变者,可行胃部分切除术,病因处理极为重要。术前要注意水、电解质失衡的纠正。术后应持续进行胃肠减压数天。
  • 2010-05-19 07:53:08 · IP属地·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