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在基层我们是很经常性的遇到,像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区分其疾病呢?像我说的几种在临床上有很多的相似点,而且相似度也很高。我们处理的方法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就那么一小点的不同而已。下面我就来讲解一下这些基本的处理。
1.病毒性结膜炎 约经5~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症状,包括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眼部刺激和睡醒时上下眼睑粘住。常双眼出现症状,而通常一眼先开始。许多病人曾接触结膜炎者和/或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者。球结膜和睑结膜充血,睑结膜出现结膜滤泡,耳前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治疗: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洗后可点用0.1%泡疹净、4%吗啉胍(病毒灵)或新霉素、0.1%无环鸟苷眼药水;亦可口服吗啉胍,每次0.2g,每日3次。在角膜未发生病变时,可同时滴用0.5%醋酸可的松眼药水,能减轻症状,但在炎症期不宜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黄连等煎服或洗眼,有一定疗效。 2.葡萄膜炎 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相当复杂,涉及有外伤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葡萄膜炎的治疗,西医主要用激素,但无法根治,易于反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急性期,以热邪为主,予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慢性期多见阴虚,肝肾不足,重在滋养肝肾,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以防复发。病情十分严重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再用中药进行调整,巩固疗效,直至彻底治愈。 3.结膜炎 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种结膜炎的共同特点,炎症可为单眼或双眼同时/先后发病。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结膜炎的体征是正确诊断各种不同结膜炎的重要依据。(1)结膜充血 结膜血管充血的特点是愈近穹隆部充血愈明显,血管呈网状分布,色鲜红,可伸入角膜周边形成角膜血管翳,滴用肾上腺素之后充血很快消失。(2)分泌物 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淋球菌性结膜炎;黏膜脓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见于细菌性或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可坚固地粘于睫毛,使晨起眼睑睁开困难;水样分泌物通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3)结膜水肿 结膜炎症致使结膜血管扩张、渗出导致组织水肿,因球结膜及穹隆结膜组织松弛,水肿时隆起明显。(4)结膜下出血 多为点状或小片状,病毒所致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可伴结膜下出血。(5)乳头 是结膜炎症的非特异性体征,可位于睑结膜或角膜缘,表现为隆起的多角形马赛克样外观,充血区域被苍白的沟隙所分离。(6)滤泡 滤泡呈黄白色、光滑的圆形隆起,直径0.5~2.0mm,但在有些情况下如衣原体性结膜炎,也可出现更大的滤泡;病毒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因伴有明显的滤泡形成,被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或慢性滤泡性结膜炎。(7)膜与假膜 膜是附着在结膜表面的纤维素渗出,假膜易于剥离,而真膜不易分离,强行剥离后创面出血,二者本质的不同在于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异,真膜的炎症反应更为剧烈,白喉杆菌引起严重的膜性结膜炎;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淋球菌、腺病毒、包涵体等均可引起膜性或假膜性结膜炎。(8)瘢痕 基质组织的损伤是结膜瘢痕形成的组织学基础。早期的结膜瘢痕化表现有结膜穹隆部缩窄和结膜上皮下纤维化。(9)耳前淋巴结肿大 病毒性结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10)假性上睑下垂 由于细胞浸润或瘢痕形成使上睑组织肥厚,引起轻度上睑下垂,多见于沙眼晚期。(11)结膜肉芽肿 较少见,可见于结核、麻风、梅毒及立克次体等引起的慢性炎症。诊断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首先根据患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可有一初步判断,如感染性结膜炎通常是双眼发病,并可累及家人;大多数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最先是一眼发病,而后另眼发病;沙眼的病变以上睑为主;而病毒所致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则是以下睑为主;细菌性结膜炎的卡他症状更为显著;淋球菌所致的炎症则出现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这些病变特点皆有助于诊断。(1)冲洗结膜囊 其作用主要是清洁,常用生理盐水,(2)不要遮盖患眼 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3)局部用药 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滴眼剂 根据病原学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常用0.5%~1%硝酸银,滴眼时要翻转眼睑,将眼液滴于睑结膜上,滴眼后稍停片刻,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签蘸少量药液,涂于睑结膜表面,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4. 细菌性角膜炎 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多为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1).起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小时发病。(2)眼红、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降低、眼睑痉挛及分泌物增多等。(3)眼睑肿胀、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一个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灰黄色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角膜溃疡向深层发展,即将发生穿孔时,在溃疡基底可出现一薄层透明组织,向前膨出,称为后弹力膜膨出。当角膜穿孔时患者即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和“热泪”(房水)流出,穿孔后前房。较重的角膜炎症或角膜溃疡,其毒素进入前房可刺激虹膜睫状体发炎。虹膜睫状体充血、水肿,血管的渗透性改变,细胞渗入房水内,轻者房水混浊,或有角膜后沉着物;重者有大量脓性渗出物,沉积于前房底部,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虹膜后粘连。急性期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液频繁点眼(每15~30分钟一次),在严重病例,开始30分钟内,每5分钟1次点药,可以使基质内达到抗生素治疗浓度。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点药次数。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夜间可以涂抗生素眼膏。药物治疗无效,病情发展急剧,可能导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 5.咽结膜热 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多见于4~9岁儿童和青少年,常于夏、冬季节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病原体为腺病毒3型、4型、7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前驱症状为全身乏力,体温上升至38.3~40℃。自觉流泪、眼红和咽痛。体征为眼部滤泡性结膜炎、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浑浊、耳前淋巴结肿大。咽结膜热病程10天左右,有自限性。由于咽结膜热是由腺病毒感染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无特效药,有自限性,临床上多采取支持疗法。合并有浅层点状角膜炎或角膜上皮下浸润者,禁用配有地塞米松的滴眼液。体温>38.5℃者应积极退热,必要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白细胞计数升高者,选择适当抗生素治疗. 6.巩膜葡萄肿 是指巩膜连同葡萄膜一起状如葡萄的紫黑色向外膨出。其原因是由于巩膜的先天缺陷或病理性损害使其抵抗力减弱,在正常眼压或高眼压作用下,巩膜和葡萄膜向外膨出。根据膨出的范围分为部分巩膜葡萄肿和全部巩膜葡萄肿.(1)多有视力减退,严重者视力丧失;(2)前巩膜葡萄肿:巩膜和睫状体部分成环状隆起;(3)赤道部葡萄肿:涡静脉穿出处巩膜葡萄膜黑色单独隆起;(4)后葡萄肿:常见于视神经周围及后极部,多有高度近视;(5)全巩膜葡萄肿:眼球全部扩张变大,巩膜菲薄。如先天性青光眼(水眼)及后天性青光眼(牛眼)。用药原则(1)眼压高时或即使眼压正常,因巩膜菲薄,为防穿孔可给予降眼压药物。(2)有葡萄膜炎症时予皮质类固醇及消炎痛。(3)部分巩膜葡萄肿可行巩膜切除缩短成异体巩膜瓣移植术,术后予抗生素。 7.交感性眼炎 是指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交感性眼炎为其总称。交感性眼炎在外伤后的潜伏时间,短者几小时,长者可达40年以上,90%发生在1年以内,最危险的时间在受伤后4~8周。特别是伤及睫状体或伤口内有葡萄膜嵌顿,或眼内有异物更容易发生。临床表现(1)刺激眼 眼球受伤后伤口愈合不良,或愈合后炎症持续不退,顽固性睫状充血,同时出现急性刺激症状,眼底后极部水肿,视乳头(又称视盘)充血,角膜后有羊脂状KP(角膜后沉积物),房水浑浊,虹膜变厚发暗。(2)交感眼起初有轻微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刺激症状逐渐明显,轻度睫状充血,房水浑浊,细小KP,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虹膜纹理不清,瞳孔缩小而虹膜后粘连,瞳孔缘结节、瞳孔闭锁,玻璃体浑浊,视乳头充血、水肿。周边部脉络膜可见细小黄白色类似玻璃膜疣样病灶,逐渐融合扩大,并散布到整个脉络膜,恢复期后眼底遗留色素沉着、色素脱色和色素紊乱,眼底可能出现晚霞样“夕阳红”改变。一经诊断,及时散瞳,控制炎症,进行综合治疗。 8.暴露性角膜炎 是指睑裂闭合不全的各种病变,导致角膜暴露及瞬目运动障碍,泪液不能正常湿润角膜所发生的角膜上皮损伤。临床表现为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病因(1)甲状腺、脑垂体、眼眶肿瘤所引起突眼症状。(2)瘢痕性睑外翻、眼眶骨髓炎、骨质缺损、瘢痕性粘连、睑轮匝肌麻痹、提上睑肌痉挛等所致闭睑功能障碍。因角膜表面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如果睑裂闭合不全的程度较轻,或由于闭眼时眼球上转关系(Bell现象),只有三分之一或更少的一部暴露出来,则角膜损害也局限于该部,因角膜知觉减少,对异物的侵袭不能反射阻挡,故易损伤,甚至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在眼睑关闭不全的情况下,暴露的角膜表面因液体蒸发的加速而变得干燥,导致严重的浸润和溃疡,这种病无继发感染,一般仅呈灰白色调,不会有急剧的改变,也无化脓现象。 9.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原发感染仅见于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原发感染后病毒终生潜伏于体内待机再发。继发感染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皮质类固醇、退翳及创伤等都可能成为复发的诱因。 除了典型的树枝、地图及盘状角膜病灶形态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临床改变,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各型不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而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染色各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决定这种转化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与HSV的型和毒株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细胞免疫)有关外,还与治疗方法有关(特别是皮质固醇的应用)。原发感染的诊断依据多发生于幼儿时期,成人较少见。出现眼部症状者仅占1%左右。主要表现为疱疹性水疱,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及点状角膜炎。愈后不留瘢痕,偶见树枝状角膜炎。其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 10.淋菌性结膜炎也称淋病眼或淋菌性脓漏眼,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本病的特点为高度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及大量脓性分泌物,如治疗不及时,将短时间内发生角膜溃疡及穿孔,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解放后,随着性病被控制,此病在我国已极为罕。。成人淋菌性结膜炎潜伏期为10小时至2~3日不等,双眼或单眼发病,病情急剧发展至浸润期,眼睑高度红肿和疼痛;睑结膜高度充血,伴小出血点及假膜形成;球结膜水肿,重者突出于睑裂外;有耳前淋巴结肿痛,病初,分泌物为浆液性或血性,结膜刮片证明上皮细胞内有许多淋球菌存在,约3~5日后,眼睑肿胀有所减轻,变软,而代之以大量脓性分泌物,自睑裂源源不断地流出,是为脓漏期,此时,分泌物中有大量淋球菌,经2~3周,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但仍含淋球菌,有感染性;结膜水肿消退,睑结膜高度肥厚,乳头肥大,表面粗糙,可持续数月之久,然后,炎症消失,睑结膜上可遗留深的瘢痕,角膜并发症几乎不可避免,除角膜上皮点状荧光素着染以外,角膜周边部实质浅层可见部分或全环形浸润,浸润与角膜缘间有窄的清亮区相隔,伴轻度前房反应,轻症浸润数日后消退遗留薄翳,重者形成与免疫介导的边缘角膜融解相似的环形溃疡,或中央部溃疡,角膜弥漫模糊,局部变薄,很快穿孔,虹膜脱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是新生儿眼炎中最严重者,曾为盲童的重要致盲原因,潜伏期2~5日内者多为母亲产道感染,出生7日后发病者为产后感染,临床表现为双眼剧烈的急性结膜炎,发病初期睑和球结膜水肿,充血,分泌物为水样,血清样,血性,但进展很快,发病数小时后即转为脓漏期,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重度睑球结膜水肿及炎症,角膜变暗,周边部浸润,溃疡,或中央部溃疡,溃疡穿孔,虹膜脱出,眼内发炎,视力丧失。淋菌性眼部感染由于病情险恶,发展迅速,应高度警惕,认真处理。一般细菌性结膜炎以局部抗生素治疗为主,而淋菌性感染则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合并局部用药以控制,避免并发症。 11.泡性结角膜炎本病现较少,多发生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偏食和腺病体质者。常合并面部湿疹及淋巴结核,故又称湿疹性或瘰疬性结角膜炎。微生物导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与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科一韦氏杆菌及其他微生物有关。本病最常见于角膜缘部或其半透明组织,生有粟粒大的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色小圆形泡状隆起,直径约为2~3mm。泡周围局限充血,用手挤压时无疼痛感,数日后结节上皮剥脱,顶端形成小溃疡,一般可自愈。初期病人可能出现轻微的眼部不适,当病变侵入角膜时,可以出现怕光、流泪和眼痛等症状。其发生于结膜者不留瘢痕,生于半透明部者治愈后留瘢痕,生于角膜缘处的溃疡可向角膜中央逐渐发展成束状混浊,结膜血管也进入此束中,并向束端溃疡处行进,称之为束状角膜炎。而浅层巩膜炎一般多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结节性红斑等结缔组织疾患并发,多为双侧性,急性发病,发展缓慢,但易复发,病人自觉怕光、流泪、疼痛,但也有不明显者,一般视力可不受影响。眼局部在球结膜或角膜边缘部位可见充血的扁豆大小的隆起,呈紫红色的局限性结节,是巩膜表层血管扩张的表现。结节有触痛,此乃由于刺激睫状神经所致。结节发展迅速,每次炎症持续数周后,结节变平,色转白,最后炎症完全消退,留下表面轻度凹陷,色灰黑并有与球结膜粘连的痕迹。治疗:结膜囊点用0.5%可的松或0.1%地塞米松眼药水,每日4-6次,晚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重症可行结膜下注射激素。 12.春季性结膜炎为季节性结膜炎。每逢春夏暖和季节发病,秋凉后自行缓解,翌年春夏季又发。故又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眼部奇痒,粘丝状分泌物,夜间症状加重。治疗(1)糖皮质激素:局部和全身使用,能迅速缓解眼痒症状,但要注意,长期使用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2)细胞膜稳定剂:中、重度患者可使用色甘酸钠,或新一代药物萘多罗米钠,预防病情发展。(3)血管收缩剂,如0.1%肾上腺素溶液;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丁;冰敷,以及在有空调房间,可使病人感觉舒适。(4)其他:病人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移居寒冷地区。经过一系列药物治疗(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仍有强烈畏光、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和顽固病例,使用2%环胞霉素眼药水,特别是0.05%FK-506滴眼液,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花粉和其它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效果尚不肯定。对伴发的葡萄球菌睑缘炎和结膜炎,要给予相应治疗。 1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有结膜下出血,常并发角膜炎,可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此病潜伏期一般为24h,最长可达6天。其症状主要有以下特点:(1)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流泪和眼球痛。两个眼睛一般不会同时一起发生,一般是先发生于一个眼睛,过几个小进之另一只眼睛也跟着发生。(2)在起病2~3天后出现特征性的表现-眼球结膜下出血,约70%~90%病例会出现这种情况。从细小的出血点至整个球结膜下出血程度不等,可见短暂而无后遗症的上皮性角膜炎。(3)起病后3~5天约90%病例在睑结膜上出现细小滤泡。(4)约20%病例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5)刚发病时,常常发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约1周后痊愈,而且耳前淋巴结肿大常见。治疗上可参考结膜炎的治疗。 14.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炎是很少见的。常同时发病。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睫状充血 ,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虹膜纹理不清,瞳孔缩小,玻璃体混浊,是其体征。有口服药、滴眼剂或结膜下注射等方式。口服药开始时要给足量,以便迅速控制炎症,最后用最小量维持到炎症活动完全消退为主。散瞳是关键。 这是在基层很容易接触得到的眼科一些疾病,在这之前我们也需同时掌握些基本的操作方法,详情请点击 眼科常用外治方法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5021&fromuid=134093 相关文章 什么是“脓漏眼”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395&fromuid=134093
基层急诊抢救--- 眼部异物及化学性烧伤的正确处理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504&fromuid=134093
【至爱无言日志】一例角膜异物处理不当的后果 http://www.jcys12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8309&fromuid=134093
发布于 2013-12-03 22:30:02 IP 属地·中国|湖南省|益阳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0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