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缺什么补什么
补液量:生理需要量+额外丢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每日1 500~2 500 ml。额外丢失量包括:呕吐、腹泻量、高热皮肤散热出汗量,脱水利尿剂使用后尿量。插胃管等体液引流量、抽取胸腹水量等。除了丢失水分还伴有电解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丢失。因此输液不但要补充水分、电解质,还要注意补充丢失或消耗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一般情况下补液可采用口服(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衰等),插胃管鼻饲(如昏迷病人)。而对重度失水,危重病人则采用静脉输液,一般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补液总量可在24~48 h内补完。而对重度失水病人可在前6~8 h补其1/2量。对于年轻心肺功能正常者输液量可大,输液速度可快,有时甚至1 000 ml/h。而对老年人,心肺肾功能差的病人,输液量宜小,速度宜慢。
(三)量出而入
在输液前,应详细询问病人进食情况,大小便情况、呕吐、腹泻次数、体温高低、汗的多少、观察病人神志精神,皮肤湿润度及弹性,脉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幅度,结合水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浆渗透压等检查结果来判断病人的失水种类、失水程度、酸碱紊乱的性质和程度,结合病人年龄、健康情况作出输液成分、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判断,在输液过程中,严格记录24 h出入水量,血压变化,心肺呼吸改变,及电解质血气改变,必要时作中心静脉压测量来判断输液量是否充足或过量,或速度过快,及时调整。一般情况下输入量=输出量。对于心衰、肾衰、呼衰、脑衰、肝衰等病人输入量应少于出水量。
(四)抓住主要矛盾,全面兼顾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情复杂,病情凶险患者,要特别保持清醒头脑,分清哪些是原发病,哪些是内环境紊乱,哪些是显性,哪些是潜在,估计预后,要分清主次,轻重急缓,抓住主要矛盾,全面兼顾,恰当而及时地处理。
发布于 2007-12-24 11:51:55 IP 属地·中国|山西省|晋城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80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