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症得失直录
关注者
0
被浏览
1810

临症得失直录—— 一味芦根治恶阻 1997年,机关号召轮岗办实体,以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自咐无经商之才,乃重操旧业,回家乡办了个小诊所,也算为家乡做点贡献吧。 是夏,一远房姑姑求诊,其婚后多年未孕,抱养一女,现已6岁,今意外怀孕,甚为高兴,不料想,妊娠反应非常厉害,经治疗月余无效,当时我予静滴B6,泡服苏叶、黄连,治疗五天,竞无寸效,束手无策之际,乃嘱其停服所有药物,自己到沟边刨鲜芦根随意泡水代茶,本为推托之法,孰料5日后其母来告,泡服3日,其剧烈呕吐竞迅速痊愈。

临症得失直录—— 一片胃疼片享誉乡里 1997年冬,村西王某喜得贵子,三日后出院,一切安好,7天始,哭闹不止,经乡医、县医院儿科主任治疗7天无效,其父焦急万分,自言烧掉2000块钱,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也高兴。其岳母和我们家关系较好,乃令我去看看,及到其家,病儿仍在哭闹,询知大便通畅,无出血现象(排除肠套叠),无脐带感染,无发热、喘咳等症状,自思其哭闹必有痛苦之处,观患儿喜人抱持,腰微弯曲,虽哭闹不挺身,知其可能是腹部不适,乃予胃疼片(山西亚宝,主要成分为:颠茄、苏打、大黄)嘱服1/4片,当时的时间是下午5点左右,6点钟左右,其岳母慌张来告,给孩子灌了1片,会不会出事,问其患儿现在情况,言已经睡着,不再哭闹了。乃告其不要担心,明天再按1/4量服三次即可。次日患儿醒来其病若失。被乡里广泛传告。

临症得失直录——道理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

村西刘某,男,60岁,年轻时曾多年担任村干部,和乡里的医生比较有交情,一日前来自述一中药单,让按单拿药,方乃天麻勾藤饮加味,前三味乃天麻、全蝎、蜈蚣也。询其病情乃知其年轻时即有手颤,不时发作,发即服当时名中医张瑞光的中药(即前述中药),一副即止,多年珍藏。我推荐其只用前三味研末装胶囊服,即方便,可能同样有效。其尊我言如法服用,效果同样明显。后又一次发作要求配药,因当时缺蜈蚣,乃推荐其服用非普拉宗,告其应当同样有效,其信我言,服2片,手颤又止,自此,每发即服非普拉宗矣。所谓医者意也,道理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

临症得失直录—— 老太太的验方 98年春,村东一年轻人来诊所,自述处方:麻黄三钱,大黄三钱,薄荷三钱,甘草三钱。因见其麻黄、大黄并用,心甚奇之,询治何病?曰其岳母经常牙痛,后有人传此方,每发服三剂,一剂疼止,三剂可保半年左右。三十年来服此方,效果很好。后来我配成散剂作成袋泡茶,对于风火牙痛非常方便有效。

发布于 2007-12-30 21:21:08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3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3条评论
临症得失直录——胀满分虚实,理气须谨慎 许某,女,38岁,田庄乡芦观寺村。1993年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山东省立二院手术治疗,术后腹胀,乃到临清等地找地方“名中医”治疗达3月余,竟至胀满不能平卧,卧则喘憋,动则更甚,月经淋漓不止。其弟知我早年从事医疗工作,现虽改行,但潜心医学有年,望为其姐诊治,及至,索其前治之方,率为舒肝理气之品,告其术后体虚,妄用理气之剂,犯了虚虚之戒,并以张锡纯大气下陷之理释之,全家信服。处方以升陷汤为据,以大剂益气养血之品为主,少参升提,服药1月乃愈,体健超过术前,在家养乌鸡300余只,两次送我乌鸡9只(为供我母亲吃乌鸡蛋而欣受)2007年8月,该患者因邻里纠纷,在打闹中猝死,至今仍在讼诉中。 临症得失直录—— 得阳则生 一、2006年春节前,治疗一85岁男性患者,水泻,无脓血,不能进食任何食品,食后既泻,察其舌淡红,苔薄白腻。另有双下只浮肿,动则喘甚,就诊时已经不能行动,勉强坐着,须两人左右扶持,自带坐便之坐椅,下放便盆,经山东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当地中医院服中药,住当地县医院输液灌肠不效自行出院准备后事。其子之同事荐与我处,经大剂真武理中(附子50克)加人参山药石脂粥,两天止泻,后用苓桂剂调理月余,腿肿也基本控制,春节期间停药。 2006/6/11邀诊,诊见双下肢膝以下高度浮肿,双脚面明亮似欲渗水,舌稍淡胎白,脉沉细无力,询知20天前,患者因活动时拌倒,卧床几天,即现目前之情况,曾找西医输"白蛋白"仅能消肿3天,服"双克""安本碟定"已经无效果。故又求治与余。处附子20红参20云苓40猪苓10泽泻10车前子20白术15甘草10黄芪30双花20苡仁20桂枝20,15天来基本用此,浮肿稍减,但无明显之进步。 2006/6/17处方:附子40红参20云苓40猪苓10泽泻20车前子20白术20甘草20黄芪40苡仁20桂枝20升麻6桔梗6柴胡6,,(前方加大附子黄芪加后三味) 2006/6/23患者来电话称,服药后效果很好,双下肢浮肿基本消退.后坚持服以下处方近八个月(附子40白参20云苓40泽泻20车前子20白术20甘草20黄芪40砂仁20桂枝20升麻6桔梗6柴胡6,)病情稳定,2007 年春,患者仍死于心衰。 二、孙代氏,女,63岁。素有“慢支”、“高血压”、“心脏病”史,2007年9月,动则心悸气喘,眼睑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在某处治疗,经用“青霉素”“丹参”静滴,口服双克、氨苯喋啶等,治疗10天,病情愈发严重,腹壁肿胀,静坐时喘息不得缓解。12日到我处就诊,查体温不高,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予参麦30ML、西地兰0.4MG,速尿40MG,次日喘轻,肿消逾半,停西地兰,口服地高辛,加能量合剂,两天后加服中药:附子30克,红参20克(两味另煎1小时兑入)云苓5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车前子20克(包)干姜20克,生姜30克,桂枝20克,当归20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治疗五天,喘平肿消,停液体,继服中药5天,见无反复,乃嘱停中药,恢复良好。“十.一”期间,我出差西安,11月8日返回,患者因“感冒”诸症又现,乃用“左氧氟”,“菌必治”抗感染,服上方之中药治疗其心衰,8天恢复,继服中药至12月20日,患者精神、体力皆好于未病之前,总花费2000元。(中药是我亲自煎制)
  • 2007-12-30 21:22:29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楼主上面谈的确是临床心得,读后受益非浅.有一点请指教;谈的病例大多年老心衰,而'附子'用量这么大,连续长时间服用,安全吗?请指点.
  • 2007-12-30 23:53:35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有病则病受之,只要是伤阳较重之症即可用之
  • 2007-12-31 08:54:12 · IP属地·中国|江苏省|盐城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