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脑梗死治疗上的变化
关注者
1
被浏览
1959

   脑梗死是目前中老年致残率比较高的一组疾病,要减少致残率的发生,尤其早期和超早期的治疗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随着科学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对脑梗死的治疗有着不同的变化,在这里发表个人对于这方面知识肤浅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1.有关治疗时间的选择:脑梗死发生在3小时以内为早期,这个时间以溶栓为主,早期采用腹蛇抗栓酶、尿激酶、链激酶,到现在则主张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应用越早预后越好;

2.有关活血药物的应用:这类药物以中药为主,在以往现在和将来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现在从脑血管梗死后脑细胞发生的相应变化着手进行治疗,最常用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脑细胞保护剂‘临床研究表明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死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

3.大剂量给予阿司匹林,每晚0.3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钠的联合应用;

4.强力降血脂治疗,首选阿托伐他汀钙,每晚一次口服。

发布于 2014-03-21 15:49:33 IP 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脑梗死早期和超早期的治疗:减轻脑水肿和早期溶栓最为关键。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
  • 2014-03-21 21:24:44 · IP属地·中国|海南省|海口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