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逛逛之风门穴
关注者
2
被浏览
3594

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风门穴的主治疾病为: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面作用旺盛,—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首先,深呼吸,在气止时用食指强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经6秒钟后,再慢慢的放手。以此要领重复做10次到30次。 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color=Magenta]刺灸法: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及肩部。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1] 附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风门穴手足太阳之会。 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color]

病例1.患者 女 70岁 右膝疼痛2月 来就诊 左 肘痛穴 立刻好大半 准备 在大抒穴找压痛点 没有找到 然后在风门穴附近找到痛点 针了一针 当时第一次扎后背部 0。25×40 扎了大约1.9厘米 怕扎深了 紧张的不得鸟。怕气胸 事后查资料

输液 5%gs250+香丹20ml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3片 一天一片 饭后吃 TDP照半个小时

第2天复诊 效果很好 后背没有扎针了 处方同一一天 在膝关节 两变有浅静脉曲张 烤灯烤后看得很明显 放血后 结束治疗

第三天 也就没有 第三天了 估计好了非常多

今天是第5天了

发布于 2014-04-03 12:22:00 IP 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8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8条评论
本帖最后由 lrl0701 于 2014-4-3 14:20 编辑 你的发言真精彩。尤其那个膀胱经穴位图片。很好。
  • 2014-04-03 14:19:22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15_946:}{:15_946:}{:15_946:}
  • 2014-04-03 21:07:34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
    回复 0点赞
一直都关注着针灸版,终于有专业人士人愿意发言了。 针灸实战高手。感谢分享。 期待更多精彩与大家分享。 谢谢!
  • 2014-04-03 21:31:47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眉山市
    回复 0点赞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 2014-04-04 17:35:3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多些这样的明理之人,针灸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 2014-04-04 17:36:23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回复 0点赞
图上看,好象没斜刺,是直刺。
  • 2014-04-04 18:45:36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荆州市
    回复 0点赞
重楼 发表于 2014-4-4 1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上看,好象没斜刺,是直刺。 拍摄角度的问题 估计有75度角 右边的那个 估计刺深了 查资料了 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左边的还好 针刺的是什么穴位啊 您估计下 谢谢点评 初学者 望指导!
  • 2014-04-04 19:25:05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回复 0点赞
斜刺一般在45度左右。 上第二小图,可见第七颈椎棘突隆起,从这一标志判断,可能是风府穴。
  • 2014-04-05 09:26:33 · IP属地·中国|湖北省|荆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