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临床使用的若干误区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 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人却为数不多,包括相当部分的医生在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某职工做腰锥椎间盘突出手术,为预防感染,医生给他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引起腹泻。医生又用抗生素止泻,结果腹泻越来越厉害。专家会诊认为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专家还指出,每用一次抗生素就产生10%的耐药率,所以,必须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误区之二:抗生素可以外用 不少外科医生经常把抗生素配成液体冲洗伤口,有的在术后向伤口内撒抗生素粉剂,这都是很不正确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我国结核菌耐药率高达46%。尽管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这个结果,但不能说与利福平的滥用毫无关系。 误区之三: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 许多的病人使用抗生素一两天后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使用其他抗生素。专家认为: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误区之四:新的抗生素比老的抗生素好 不少人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误区之五:抗生素是消炎药 多数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专家介绍说,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药,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会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误区之六:忽视抗生素的特殊不良发应 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 研究证实,在我们人体的皮肤、口、咽部、阴道和结肠等部位存在大量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这些细菌在宿主细胞上定居、生长、繁殖、同时具有:(1)参与物质代谢和激素转化和合成、胆汁代谢、胆固醇代谢和激素转化等;(2)作为一种抗原,刺激宿主产生抗体,增强其免疫能力;(3)产生脂肪酸等代谢物和细菌素等,可对抗外来细菌的侵入,构成防止外来细菌侵入的生物屏障;(4)使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可见这些细菌存在对于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我们把这些细菌称为人体正常菌群,并予以积极保护。然而,当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体内正常菌群同样会被杀灭或抑制。不过,其受抗生素影响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所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的广或窄。因此,治疗感染病应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来选用窄谱、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减少对正常菌群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有人把抗生素当作万能退热药,只要是发烧,不管什么原因引起,都找些抗生素来服。有的还认为抗生素的价格越昂贵就越好,这些错误或片面的概念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和不必要的浪费。抗生素可以治疗疾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因此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发布于 2008-01-07 20:33:08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周口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