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妇科诸症请你来治疗(三)-----行经期前两天异常汗出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10

[/color]”活动,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种疾病有不同的见解和治疗方法,现将以病例的形式展开治疗意见,使大家各取所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具体要求:

1 参与回帖的,需以下模式为准 1)处方及措施 1 2 3 4
2) 用药说明 2 处方要求,书写规范,必须给抒所用药理由的简单解释说明,便于 大家学习 3 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均可 4 回帖按模式来,规范,认真,实用者经版主讨论加专业分2分, 一般加专业分1分,参与者1票 。灌水贴一律删 除,敬请理解 5 为互不影响治疗思路,回帖仅作者可见,一星期后解密 [/size]

                                  <img src="http://bbs.jcys.com/file_preview/201404/23/194741jyrcforrvrpryzrt.gif" alt="" width="100%" height="100%">     
                             

                                       [/i]

 [size=4]女,43岁,香港人  全职太太。14年4月23日初诊
     行经期的前2天异常出汗,每年3到4次,已经2年。
     行经期的前的两天出汗,量多如雨,颗粒大,经停汗止。严重时一天更衣5至8次,怕冷,头胀痛如裂,头晕,眼珠胀痛,按压舒服,遇风加重。汗淡无咸味,头晕时后脑勺处的汗液有酸臭味,其他部位不会。精神尚可,口干多饮,睡眠不好,食量减少,无心烦。伴小腹胀痛,腰酸痛,怕冷,平时也怕冷。行经量和平常一样,色鲜红,质清稀,大小便正常。本次行经四天仍然有汗,舌淡苔淡黄白,汗出时舌尖红,脉弦滑。

[/color]

病人的是脉沉弦滑

这个病例预计治疗的时间偏长,因为一年有三分之一的周期发病,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不发病的。我将做追踪报道。不管治疗效果如何,我都将如实报道实际治疗方案,以期和同道共同探讨进步。谢谢!!

发布于 2014-04-23 18:28:22 IP 属地·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6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6条评论
看到就立即放一炮。来一个柴胡桂枝汤吧。
  • 2014-04-23 21:56:42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广安市
    回复 0点赞
1.应该是血瘀气滞性痛经 2.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3.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4.桃仁12g木香10g 红花6g香附15g 当归10g 生地15g断 续10g 川芎10g 赤芍10g川楝10g 牛膝10g 酸枣仁10g柏子仁10g 柴胡15g 枳壳10g 甘草6g青皮10g地龙10g腹皮10g 5.红花 桃仁 川芎等是活血化瘀,柴胡 枳壳等疏肝里气,青皮 腹皮等调节肠胃酸枣仁 柏子仁调节睡眠。(地龙有凉血作用) 6.西药建议吃点乌鸡白凤丸和逍遥丸益母草颗粒。(痛的厉害可以适当吃点止痛药酮洛芬)个人愚见有不足之处望大家指出。
  • 2014-04-23 22:19:54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泉州市
    回复 0点赞
诊断:经前紧张综合症 分析: 患者43岁,平时怕冷,故素体阳虚.更年之年,肾气渐衰. 1,肾阳不足,不能温脾,则食减少,食少则气血不足 2,肾阳不足,奇经失煦,而致经行时腰痛阴坠,怕冷, 3,经行之际,血海空虚,肝失濡养.肝阳上亢,则头晕头痛,肝开窍于眼,则眼珠亦胀痛,阴血亏,则阳亢,气虚 则汗出,汗出津伤,则口干,多饮,苔黄白,舌尖红,脉弦滑,气随汗走,故遇风加重. 治法: 滋补肝肾 ,平抑肝阳 方药: 当归20g,白芍30g,熟地30g,女贞30g,山药20g,枣皮20g,黄芪60g,杭菊20g,黄芩15g,麦冬15g,龙骨20g,牡蛎20g,石决明30g,玄胡20g,醋制香附15g,云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0g. 嘱:保暖,避风,忌吃生冷.心态平和
  • 2014-04-24 01:39:03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遂宁市
    回复 0点赞
我想要专业分的,因为好多好的贴子我看不了,对于这个病人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大家看看是这样么 中医: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服药要在出汗前2-3小时左右,前体是要掌握好出汗的规律性。月经过后,服用桂枝茯苓丸,这病就好了。对于各类病只要对症,中药是非常有把握的。
  • 2014-04-26 11:22:09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信阳市
    回复 0点赞
一.病例分析 1.根据患者年龄43岁接近更年且有经前两天异常出汗的第一印象是经前期紧张症和更年期综合征 2.根据患者汗出时间迁延2年与性质(汗多如雨、粒大、)遇风加重,虽未提示盗汗便是自汗先定为阳虚、营卫不固之征. 3.根据患者脉象沉弦、又间头胀如裂、眼珠胀痛、喜按.多见肝郁化火、肝阳上逆或为气郁生痰上蒙清阳之患. 4.木旺则脾受伐,肝郁横逆犯及脾胃,久伐则虚故见胃纳不佳、食量减少、舌质淡苔薄白或少黄。或少胀痛经来质清稀. 5.据患者腰酸腹胀、睡眠不好、平时怕冷,多见肾阴肾阳具虚之证,也兼见头晕头胀睡不安眠. 6.肝属木、心属火,水火之性多易开发,汗又为心阴之液,汗多水i乏则火易生易动加之肝郁日久化火内扰心阳则迫液外泄故大汗淋漓,汗出时舌边尖红 7.汗出津乏,脾喜润而勿燥、加之肝阳旺乘脾火蕴,津亏火蕴脾胃则口渴多饮 8.唯有后脑芍汗出,又为手足三阳经会于督脉一身之阳,又为阳脉之海,只因肝郁化火、液随火升气冲阳脉之海则汗出. 二.证型:肝郁气滞、脾肾具虚、营卫不固所致的更年综合征. 三.治则:补气养血、滋阴潜阳、平肝益肾、理脾养心 五.参考方: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和归脾汤加减 六.拟方:党参15黄芪15当归12茯苓12白芍12白术10陈皮10柴胡龙胆草菊花薄荷各12熟地山药吴茱萸边桂炮附子淫羊藿泽泻各9生龙牡各30柏子仁麦冬生地五味子枣仁各12(单位克)日一剂水煎服 七.方解:方中党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养血健脾益气,柴胡龙胆草当归白芍双沟菊花薄荷柔肝疏肝和血兼以开郁使之阴平阳秘。 熟地山药吴茱萸茯苓泽泻生龙牡用以育阴潜阳柏子仁五味子麦冬枣仁用以滋心阴收敛耗散养心安神。另加边桂炮附子淫羊藿兼补肾阳相火与引火归元 八.在下认为本方有郁则解、有火则平、有虚则补、有散则收、阴平阳秘、营卫得固、引火归原、汗则自收。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分析用药,难免有误只供参考.
  • 2014-04-28 20:42:17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安阳市
    回复 0点赞
初诊处方: 桂枝10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10克生姜10 克 川芎10 克葛根20克 熟地10克 当归10克 防风10克 合欢皮20 克 五剂 水煎温服 日两次。 目前病人还未复诊,暂时还没有回复。请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 2014-05-12 20:29:07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