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不应只是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
关注者
2
被浏览
308

发布于 2014-06-13 19:24:43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安庆市

5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5条评论
看了理事长的贴子,心里不知道怎么说,乱乱的。 今天就大点胆子说说我感觉的西医和中医吧(这个问题一般很尖锐的)。 我觉得就医学来说,西医为阳,中医为阴,阳则有那种张扬的势态,阴则有内敛的根基。 我不是说西医比中医好,也不是说中医比西医强。任何事物它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有自己的长处。 而西医更喜欢张扬,更喜欢直观的那种感觉。而中医整体来说,是比较内敛的。通过几千年的总结和积累,中医在各科的发展上也相当的不错,就我知道的,中医骨科,中医妇产科,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近些年西医设备的引进,而使一些中医的精华在不断的消失。 就骨科来说,一些简单的手法或是技术随着西医手术的介入而不常用了,在妇产科上,动不动就剖腹产,即使能正常生产的,也大多进行侧切手术。 西医更注重于经济效益,而中医则更重于,简便效廉,所以在大环境下,ZF更需要西医而不是中医。而老百姓则更压根中医而不是西医。 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东西的。 我很喜欢传奇故事这个节目,里面有好多有关医生或病人的例子,让我感受很深。 记得说是一个人骑车子发生车祸后,外表没异常,实为心肌破破裂,最后被一个高手太夫,在手术台上把心肌缝合;还有一个病例是一个小孩,被工地的细钢管从头上插进,从下颌出来,最后被手术治好。 我很敬佩这些太夫。 但现在整体的社会形态,是西医为主流,中医为从流的,这从两个医学的本质上是不同的。一个外放,一个内敛低调。 不能否认,现代化的一些设备的功劳,如心电图,影响学等的发展,而中医在没有这些手段的情况下凭着脉像,凭着望闻问切,对疾病也分析的相当透彻,如果有这些的辅助当会更好一些,但思想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中医是放在整体来看的,西医相对来说是从局部来看的。 就西为中用还是中为西用的问题,我个人感觉西为中用合适,而中医西用则不太合适。 关于中医和西医的学习来说,我觉得中医是从内而外的,而西医是从外而内的。 其思路出发点有本质的不同。 关于现在的中医为救命稻草的现象,我觉得大部分原因主要在ZC和ZF,可同反过来又想,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吧。至少病人还能想起来中医。 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其实传统医学还有好多,如藏医和蒙医,但在基医网上怎么基本没见过藏医和蒙医的影子呀。 想想现实中的各大公司和企业,还有好多中 国自己的东西,自己人不知道珍惜,却被别的国 家注册审请之类的,有时候也寒心的。 在基医网上幸亏有理事长还大力弘扬中医,也算是为中医的发展和进步做点贡献吧。 感谢理事长对中医的大力支持,祝愿基医网在你们的带领之下,越来越壮大,越来越辉煌。
  • 2014-06-13 20:44:54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0701朋友您说的太好了,非常赞同您的看法,当今时代,西医天真浪漫、中医洁玉冰清,尺长寸断,各有优秀的一面,皆不可压缩西医,更不可歧视中医,愿将中西医携手并肩用于临床,才是真正提高了中医的地位,老百姓才真正获得了祖国医学的丰富遗产,中医才绝对不做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我们要大胆的呼吁:支持中医,发展中医,让祖国医学人士各就各位!!!
  • 2014-06-13 21:33:52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安阳市
    回复 0点赞
楼主所言,临床颇为多见,气的我们哭笑不得,我也举一例说明: 一女患者,16岁,中学生,自述感冒半月余,经乡镇卫生院住院输液治疗,无效。患者家属打算送至市人民医院诊疗。其姨夫邀我去瞧瞧。患者自述:口苦咽干,纳差,乏力。无力行走。仲景云: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我开了小柴胡颗粒,令一次服4包,有效我给开中药,无效上医院。第二天早晨,患者在家属搀扶下来我诊所,面皆带喜色,我知道已有效果。遂再开中药5服,以资调理。后随访,痊愈。
  • 2014-06-14 15:35:05 · IP属地·中国|甘肃省|兰州市
    回复 0点赞
深有感触,我们祖国医学面临这种境况,痛心疾首。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走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惠民生,节资源,利后代。
  • 2014-06-14 18:22:28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衡水市
    回复 0点赞
本文已刊登于《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32期杂志上。
  • 2014-12-30 18:21:49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安庆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