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关注者
0
被浏览
1457
   一、儿科常用药物剂量算法:

  能在儿科使用的药物,其说明书上多标注有儿童用药计算方法,按公斤体重药量乘以患儿体重,则等于目前每天用药量,再按说明书要求分次使用即可;如果说明书上无儿童用量,只标注:儿童酌减。则常用儿童体重(公斤)÷50(约定成人体重值)X成人药量,即可得到目前儿童所用药量。   二、儿科用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在儿科,所有氨基糖甙类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的所有剂型,因其耳肾毒性,均列为禁用;   2.所有喹诺酮类抗菌素,如: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等等的所有剂型,因其对幼年软骨的影响,在儿科均列为禁用;   3.止吐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爱茂尔,胃复安等,因其锥体外系的的副作用,在儿科,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应该谨慎使用;   4.金刚烷胺及含金刚烷胺的制剂,在1岁以下禁用;   5.其它,如:任何形式的止泻药,如,含苯乙哌啶制剂,一定要谨慎使用, 6.退热药中,如:尼美舒利各种制剂、在儿科禁用;[/b] 7.小龄儿童尽量不要肌注给任何药物,尤其是预计要多次给药治疗时,如现在社区常用的肌注抗菌素类药物、反复肌注退热药物等。原因有:A。小儿的神经走行、解剖可能有异于成人,在儿童肌注,更易出现大神经的损害,如果不是紧急抢救、来不及开通静脉通道,尽可能不要采用肌注的方式给药;B。小儿的肌肉薄嫩,且肌注时药物都原药浓度、稀释很少,就像化肥散到娇嫩的叶片上,比成人更容易引起肌注部位的肌肉永久性的伤害,像臀大肌萎缩等;   8.现在很多品种都为复方制剂,一定要注意不同商品名称、却为同一种药的叠加服用,像V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都含有退热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像复方锌布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同退热剂中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等等。   9.有些药物有着相似的副作用,如;一个发热、咳嗽的孩子,我们可能会用到:异丙嗪、克咳敏(二氧丙嗪)、止咳颗粒类中药、退热类的复方制剂(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其中都可能会有镇静的副作用,     10.发热时,不要把两种退热药一起服用。

发布于 2014-06-18 14:32:08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