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载一些关于咳嗽的诊断及检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者
0
被浏览
2046

转载一些关于咳嗽的诊断及检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咳嗽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干咳、湿咳 按时间分类:急性 <3周 亚急性 3-8周 慢性 ≥8周

急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 普通感冒:最常见病因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急性鼻窦炎  过敏性鼻炎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常与鼻后滴流有关

当健康成人具备以下标准时,可诊断为普通感冒: 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和鼻后滴流感),伴或不伴发热  流泪  咽喉刺激感或不适  胸部体格检查正常

慢性咳嗽的定义  咳嗽是主要症状,持续≥8周  无明确的咳嗽原因  胸片正常  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病因未明者

咳嗽的严重程度评价  咳嗽积分法  自我划线法  咳嗽敏感性检测  咳嗽频率监测

慢性咳嗽的病因  非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  胃食管反流(GERD)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内膜结核  变应性咳嗽(AC)  药物相关性咳嗽  心因性咳嗽  肺间质疾病  气道肿瘤、异物等 感染后咳嗽、吸烟与环境污染

高渗盐水诱导痰检测方法  通过超声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患者咳出痰液,以检测患者的气道炎症程度和类型。常用梯度高渗盐水法。  试剂配制:3%、4%、5%高渗盐水,0.1%二硫苏糖醇(DTT)等。  仪器:超声雾化器  操作方法: (1)诱导前10 min 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400 µg。 (2)雾化前清水漱口、擤鼻。 (3)3%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15 min,用力咳痰至培养皿。 (4)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4%高渗盐水继续雾化7 min。 (5)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5%高渗盐水继续雾化,7 min后终止诱导程序。 (6)痰液处理:痰液称重,加入4倍体积的0.1%的DTT充分混合,37℃水浴10 min,离心沉淀细胞,计数细胞总数。沉渣涂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细胞分类计数。

注意事项  重症哮喘患者不宜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当FEV1<70%,对患者进行自然咳痰或等渗盐水诱导处理。  诱导前必须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设备和药物,诱导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必要时监测肺功能。

食管24h pH值监测  确定有无胃-食管反流,是目前诊断GERC最有效方法  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变化,获得24 h食管pH<4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食管pH<4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等6项参数,最后以Demeester积分表示反流程度  检查时实时记录反流相关症状如反酸、恶心、胸骨后烧灼感和咳嗽等,可以获得反流与咳嗽症状的相关概率(SAP),明确反流时相、次数与咳嗽的关系。

咳嗽激发试验方法操作方法  先吸入雾化NS作为基础对照。  随后由最低浓度(1.95 mol/L)起吸入雾化辣椒素溶液,记录30 s内咳嗽的次数。若不能达到C5标准,再进行下一个浓度的吸入,每次递增浓度1倍。  达到C5标准时终止试验,该浓度就是其咳嗽的域值。如果浓度达到1 000 mol/L,受试者还没出现C5时,应终止试验,其域值浓度记为 >1 000 μmol/L。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感时(如剧烈烧心、气促、呼吸困难等),也应立即终止试验。

咳嗽激发试验注意事项  试验所用的溶液须新鲜配制。  具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本试验:孕妇、哮喘急性发作、气胸及严重心脏疾病、近期咯血等患者。  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应处于平静呼吸状态。

其它检查  外周血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变应性疾病  变应原皮试和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有助于诊断变应性疾病和确定变应原类型

咳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 CVA嗽) CVA定义: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气道高反应性阳性。 CVA-临床表现:  反复发作性咳嗽:夜间刺激性干咳或持续慢性咳嗽  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或不典型喘息  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刺激性气味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 有明显的发作与缓解期(反复发作性,可逆性、季节性、时间节律性)  常伴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

CVA-诊断标准(满足1-7标准) 1、咳嗽至少8周,不伴喘鸣,胸部诊断无哮鸣 2、无哮喘史 3、近8周无上感史 4、AHR 5、支气管扩张剂有效 6、咳嗽敏感性不增加 7、胸片正常

CVA-治疗  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 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ICS即可,很少需要口服ICS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 开始的处理:症状严重或肺功能下降者,短时强化处理  注意伴发因素的处理:合并有PNDS者,应同时处理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定义:由鼻及鼻窦病变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PNDS,咳嗽常超过8周,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一组疾病。 UACS与PNDS的关系:  2006年美国最新咳嗽诊治指南建议,以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 理由: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是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炎症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引起。  PNDS名称存在的问题:没有客观标准,对分泌物无量化标准,无直接证据 UACS共同临床表现: 咳嗽、清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既往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咽部感有分泌物下流、咽痒、声音嘶哑、喘息常见 UACS体征:  口咽部粘膜呈鹅卵石样改变  口咽部粘膜见分泌物  敏感性高,非特异性  见其它咳嗽疾病 UACS诊断:  病史  体检  鉴别诊断  过敏原测试  鼻窦影像 UACS的治疗  用抗组胺药和缩血管药,鼻腔激素喷剂  鼻窦炎/急性咽炎:抗生素治疗  咽喉护理  咳嗽方法的指导  治疗需数周到几个月时间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 EB) 定义:一种以气道以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加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EB临床表现:  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症状,一般为干咳,偶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  多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  无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 查体无异常  肺通气功能及PEF变异率正常,无AHR的证据  组胺激发试验阴性  胸片正常 EB诊断  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 X线胸片正常  肺通气功能正常、PEF日间变异率正常  气道反应性正常  诱导痰Eos>3%  排除其他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 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EB治疗 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  通常采用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 g)或等效剂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W以上。  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10~20 mg/d,持续3~7 d。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

定义: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机体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果以咳嗽为突出症状则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典型GER症状表现  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  有微量误吸,早期更易咳嗽及咽喉部症状  临床上可无反流症状,咳嗽是其惟一症状  咳嗽大多在日间和直立位,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 GER的诊断方法  食道内窥镜检  食道吞钡  食道测压  腔内阻抗  24小时食道pH监测 非酸性反流的监测 GERC-诊断标准  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  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 ≥14.72(国人12.70),和(或)反流与咳嗽症状的相关概率(SAP)≥75%  排除CVA、EB、鼻炎/鼻窦炎等疾病  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无食管pH值监测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具有以下指征者可考虑进行诊断性治疗:  有明显进食相关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  伴GER症状: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  排除CVA、EB、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  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 GERC-治疗  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高蛋白低脂饮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高枕卧位,升高床头  制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 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 如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相应治疗  内科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W方显疗效。  少数内科治疗失败的严重反流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 AC定义  某些慢性咳嗽患者 ,具有一些特应症因素,气道反应性正常,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哮喘、变应性鼻炎或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将此类咳嗽定义变应性咳嗽。 AC临床表现  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易诱发咳嗽;常伴咽痒。  肺通气功能正常, AHR检测阴性  诱导痰Eos不高 AC诊断标准  慢性咳嗽  肺通气功能正常,AHR检测阴性  具有下列指征之一:过敏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咳嗽敏感性增高,诱导痰Eos不高  排除CVA、EB、变应性鼻炎等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 抗组胺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AC治疗  大部分患者对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  必要时加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时间1~2周

支气管内膜结核 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有时是唯一症状;可伴低热、盗汗、消痩等结核中毒症状  查体有时可闻吸气性干啰音  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容易误诊及漏诊。有时可发现气管、主支气管的管壁增厚、狭窄或阻塞等病变  对可疑患者应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 CT特别是HRCT显示支气管病变征象更为敏感,尤其能显示叶以下支气管的病变,可间接提示诊断。  纤支镜: 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主要手段,镜下常规刷检和组织活检阳性率高。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具体步骤  病史和查体,通过病史询问缩小诊断范围  X线胸片检查,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规检查。  如有病变, 可按其形态、性质选择进一步检查  胸片无明显病变者,如吸烟、环境刺激物或服用ACEI,则戒烟、脱离刺激物的接触或停药观察4周  咳嗽仍未缓解或无上述诱因,则进下一步诊断程序  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以诊断和鉴别哮喘  存在鼻后滴流或频繁清喉时,可先按PNDs治疗,治疗1~2周症状无改善者,可摄鼻窦CT或鼻咽镜  如上述检查无异常,或患者伴有反流相关症状,  可考虑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  无条件进行pH值监测, 高度怀疑者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 怀疑变应性咳嗽者,可行变应原皮试、血清IgE和咳嗽敏感性检测。  经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试验治疗仍继续咳嗽者,应考虑

发布于 2008-01-30 21:32:11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日照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不错的资料学习了谢谢
  • 2008-01-31 08:46:57 · IP属地·中国|天津|天津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