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种因素易致输液意外
关注者
0
被浏览
1220

4月15日晚上,一位40岁的女患者因腹痛来卫生室诊治,笔者初步诊断其为泌尿系统感染并伴有慢性附件炎。输液后没过多久,患者突发剧烈寒战。笔者立即停止输液,并进行了紧急处理。5分钟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可不久后又开始寒战,并发热,体温升至37.4摄氏度。笔者又紧急处理。这个过程反反复复,持续了大约一小时后患者才转危为安。笔者看到患者正常了,才算松了口气。 因输液引发的危险情况,笔者每年都要遇到几次,输液反应有热源反应、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轻重程度也各有不同。分析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种因素: 患者特异体质 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不相同,敏感性也不同。因此,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危险的情况很常见。 药物质量不稳定
比如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都相继发生过质量问题,而且都是在医生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最终的结果是医生担惊受怕,患者增加痛苦。 医生处置不合理
在发生输液反应的瞬间,从症状判断属于何种反应,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医生判断失误,由于慌乱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处置,而是将患者转移到上级医疗机构,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大的失误。 输液反应在妥善处理之后,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很多乡村医生却没有这样幸运了。一旦患者死亡,乡村医生都要承担巨额民事赔偿,有的乡村医生甚至还要负刑事责任。前不久山东某乡村医生因一起医疗事故被判刑就是例证,希望广大同行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各种医疗意外的发生。 (来源:医药卫生报 作者:同强)

精彩内容共分享,更多医疗资讯请关注“基层医生俱乐部”官方微信,或添加微信号qfhlx8888,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发布于 2014-07-14 10:06:26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