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冠脉支架术后控压:不是越低越好
关注者
1
被浏览
1631
    不管做没做过支架,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控压的目标是一样的。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病人血压要控制在140/90mmHg以内,但不要低于130/80mmHg。过去的一些研究提到130/80mmHg以内也是可以的,甚至是更好的,但新的证据提示,对冠心病患者血压不是越低越好。

   高血压都有哪些危害?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冠脉支架术后如何控制血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但由于这个病不痛不痒的,患者感觉不到难受,就很不把高血压当病,那么高血压究竟会有哪些危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都和高血压有关。另外脑血管疾病中,脑梗、脑出血、脑卒中也都是以高血压为基础的,所以说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起动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提高,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接近18%—19%,也就是说大概有两亿多的高血压患者,这些人可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后备军。所以说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疾病,如果把高血压管理好,就会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另外,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出现了问题,比如脑卒中、偏瘫、心肌梗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这个疾病的危险性也就在这儿。症状的出现其实是在提出警告,可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容易忽略了疾病的发生,最终出现严重结果的时候才知道患病,这就更需要全社会来关注高血压。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为何要控压?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关注血压更加重要。所有的冠心病患者中,只有部分需要做冠脉介入治疗,这说明他的病情比较重。所以首先要了解,高血压就是冠心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壁,血管壁一旦受损,血液中所含的血脂更容易沉积到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斑块越来越大,对血管的阻塞越来越重,最后导致血管发生严重的狭窄。

    用介入的办法把狭窄解除之后,就更需要保护血管。一个正常的血管都可以逐渐形成斑块、狭窄,病变的血管就更容易受到影响,血压高就是一种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放过支架的血管,如果不控制好血压、血脂,更容易再次形成狭窄。所以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要更加关注对血压的控制。 

   如何自行监测血压?
   血压监测主要靠血压计,完全靠医生去测量不现实,不可能每个人每天去医院测量血压,所以在家里监测十分重要,新的高血压指南也强调家庭监测血压非常重要。

    有时候病人在医院测的血压反而不准确,因为环境了发生改变,有的病人进了医院比较紧张,见了医生更紧张,这时测的血压可能比实际的要高,也就是白大衣现象,假性高血压。这种病人如果自己在家测血压,心情比较放松,测到的血压往往更真实。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如果原来就有高血压,就更要注意监测血压。
    一般来说,早期血压不稳定时一天可以测几次,清晨起床以后的血压是必须测的,其它时间可以随机测。当然不是无休止测,如果血压基本正常了,就可以拉开时间,一天测的次数减少。

为什么这么强调晨起血压? 首先患者基本都是在早晨或上午吃药,而第二天清晨就是药物浓度最低的时候。第二,晚上睡觉时,大多数人血压偏低一些,清晨醒来后人处在一种相对应激兴奋的状态,这时候血压往往开始高起来。如果这个时间的血压能控制,预示着全天血压控制的比较好。 也有人上午和下午的血压明显不一样,下午和晚上的也明显不一样,这种病人测的次数就要多一些,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住自己血压的变化过程。 这些都是为了让血压平稳,24小时都把血压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如何选择家用血压计?
  从准确性上来说,医院用的水银柱血压计相对准确,电子的东西比较敏感,越敏感越容易产生误差。但是水银柱血压计要普及到家庭还是有难度,它测起来相对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另外水银本身会污染环境,所以在家里还是提倡使用电子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的问题就是可能存在误差,但也有办法解决。去医院或者卫生所找医务人员测血压时,带上自己的电子血压计,对比两种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寻找规律或者系统误差,以后每次使用电子血压计时算上误差,就是相对比较准确的血压。

电子血压计有的在上臂测,有的在腕部测,原则是越靠近心脏的血压越准确,越靠末梢测的血压相对来说影响因素越大。现在还是提倡在肘关节以上测更准确一些,当然从方便的角度而言,腕式、手表式的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只是需要加上系统误差。 即使存在系统误差,电子血压计也有它的意义。至少可以了解血压的波动,比如今天的血压比平时明显升高了,是不是因为昨天没有休息好或者其它原因,今天的药物是不是需要调整,这样把血压控制的更好一些,把风险降的更低一些。

  冠脉支架术后控压的目标值?
  首先不管做没做过支架,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控压的目标是一样的。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病人血压要控制在140/90以内,但不要低于130/80。过去的一些研究提到130/80以内也是可以的,甚至是更好的,但新的证据提示,对冠心病患者血压不是越低越好。
  对于术前没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120/80或者110/70也不用担心,千万不要觉得血压低于130/80,还要把血压升起来,这是不需要的。高血压患者长期适应了高的环境,但这个高的环境是有损害的,所以要把它降低,但术前血压不高的患者是不需要调整血压的。

   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压?
   但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来说,就不可以先调整生活方式,几个月后发现无效再加药,应该采取相对积极一点的方法,就是把药加上。但加上药物治疗并不影响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两种可以同时进行。

饮食方面最重要就是低钠饮食,吃的东西越咸、吃的盐越多、血压越容易高。很多吃盐多的高血压患者用了降压药也不起作用,一旦控制盐的摄入量,降压药的作用就非常明显。这是因为盐不仅会引起血压升高,还会导致人对高血压药物的敏感性大大降低。 另外,体重越大,血压越容易高。如果能把体重降下来,那么血压就可以适当往下降。一方面,随着体重增大,血压就会升高,另一方面,体重越大,人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也会降低。体重减低以后,药效就好了。但即使体重变成正常,只能使血压部分降低,真正要使血压达标,大多数病人还是要服药。 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现严重的打鼾,也可以导致脑缺氧,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也会导致对降压药不敏感。这些病人需要同时去呼吸科治疗打鼾症,改善了打鼾,血压也会明显降下来。 血压本身就是波动、变化的,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挺好,昨天晚上有事没睡好,今天血压可能就会升高,或者昨天特别累、感冒了,也会引起血压的变化。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身心变化都可以引起血压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平稳的心态,加上生活规律、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就会对血压起到控制作用。但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血压仍然高于140/90,就需要服药治疗了。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如何选药?
  五大类药物都是可以作为首选,要综合患者本身的情况。当然所有的降压药中,钙拮抗剂、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一定的防止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另外β受体阻断剂适合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长期使用β受体阻断剂对保护心脏、防止猝死、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有一定作用。
  至于应该首选哪一种药,怎样去联合配伍,应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不要听别人说哪个药好,就用哪个药,药的好坏都是相对而言。整体来说这五种药都很好,只是不同的病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药物会有一定的讲究,选择更合适自己的药,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单药无效怎么办?
   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倡,如果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应该是加另一种药。首先,不同种类药物控制血压的机理不同,有的药物是干扰这种机制,有的药物干扰那种机制,两种药物选择在一起用正好把机制的两个面都顾及到。第二,高血压的治疗是长期的,任何药物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都跟剂量相关,剂量越大,副作用越明显,剂量小了,副作用就没有了,这是高血压治疗时多选择另外一种药,而不是把一种药剂量调到最大化的原因。当然药物剂量不能太小,太小起不到作用,但不追求某一种药用到最大剂量,不行了再加另外一种药。一种药用两倍的剂量能够起效,加另外一种药肯定能降下来,效果可能更好。当然如果一种药效果很好,就没必要再联合第二种药。

发布于 2014-08-01 17:02:14 IP 属地·中国|山西省|运城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支架的介入,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形成血管的狭窄,血管壁的增厚,血管平滑肌功能减退,血液成份的变异,管腔压力的增高等根本原因。
  • 2014-08-02 06:06:56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周口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