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
面瘫分周围性神经麻痹和中枢性神经麻痹两大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比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常在受风的情况下发病,主要是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皱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偏向健侧。露齿、吹口哨、鼓颊、皱额、皱眉、闭眼等动作不能。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由脑瘤、脑外伤、手术、脑出血、脑血栓等病,除面瘫外,还有脑组织或面神经损伤、偏瘫及舌神经麻痹、不能说话等。本文主要讨论外周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面瘫中医叫“中风、口眼歪斜、吊线风”,经临床研究,该病患者多素体气血两虚,继而又受风邪侵袭而发病。未发病时脉象微细、细缓,发病后脉象浮缓、细弦、沉缓、涩、结。临床分三型:
第一型:风邪袭表
患者出汗受风,或睡眠中发病,醒后发现口眼歪斜,舌淡苔白,六脉浮、浮缓。
治则:疏风解表
处方:消风散加味
羌活30克、防风30克、荆芥穗20克、川芎25克、厚朴20克、人参15克、茯苓15克、陈皮20克、甘草20克、白僵蚕15克、蝉蜕10克、藿香20克、天南星30克、当归25克、葛根30克、升麻50克、黄芪100克。
水煎服。如手足不温,畏寒肢冷加桂枝30克、附子20克。
第二型:血虚受风
患者素体气血不足,复受风邪而发病,或久患面瘫肌肉萎缩,舌质淡白,六脉细弱、微。
治则:补益气血、疏风祛邪
处方:八珍汤加味
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5克、熟地25克、白芍25克、当归25克、川芎25克、天南星25克、防风30克、荆芥15克、白芷20克、葛根30克、升麻50克、黄芪120克、丹参50克、鸡血藤50克。
水煎服。如手麻痹振颤,加钩藤100克。
第三型:久病血瘀
患者面瘫超过六个月以上者,出现病侧发凉,逐步肌肉萎缩,舌质紫黯、舌上下有紫斑紫点,六脉细涩、偶结、弦细。
治则:补气活血、搜风祛邪
处方:桃花四物汤加味
桃仁25克、红花25克、熟地20克、白芍25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水蛭15克、全蝎7.5克、白附子15克、白僵蚕10克、黄芪200克、赤芍5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葛根30克、升麻30克、白芷20克、天南星30克、天竺黄20克、桂枝20克
水煎服。
注:每付药水煎3次,共剩水4碗[约400毫升],早晚各一次,温服。每付共服2天。
针灸:
1组:地仓透颊车、丝竹空透攒竹、临泣、牵正、合谷。
2组:地仓透颊车、牵正、太阳、阳白、四白、翳风、中渚。
3组:地仓透颊车、阳白、四白、太阳、通天、风池、风府、外关、中渚、合谷。
中灸每次留针40分钟-2小时,连针10-15天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3-4个疗程以上。三方交替用。
牵正方[外用]
生天南星75克、生姜50克、蜈蚣2条、全蝎5克、僵蚕10克、白附子15克。
1付,上药捣碎,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40分钟,重者可敷2小时,如不变质,1付药可用3-5天。敷后面色潮红,有刺痒感,个别患者,半小时内,看着有牵正者。确有奇效。可连敷半个月一疗程。
上方结合治疗面瘫,少者服药十几付,多者服药四、五十付以上,结合外敷、针灸。
发布于 2008-02-22 12:27:06 IP 属地·中国|四川省|遂宁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