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个基层外科医生的隐优
关注者
1
被浏览
2600
                     一个基层外科医生的隐优

岁月荏苒,白云苍狗,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行医生涯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从一名懵懂的小医生熬到今天的副主任医师,按常理,应该是行医的黄金时期,可如今我每日感受到的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以及对每天工作的一种焦虑感,自觉无所适从,内心是如此的惶恐不安,如无根浮萍,无所支撑。 大学毕业时,我就分到了苏州郊区的一个山区一级乡镇卫生院,这里离二级医院最近也要1个多小时车程,有的居民住在岛上或者山里的话出来就更远了,在当时私家车和公交系统没有如今这样发达,所以病人很少主动要求转院的,即使医生要求病人转院,有的病人还请求医生能否不去。我当时被分在了外科,当时干劲十足,信心百倍,病人又信任医生,又有需求,我们做了很多手术,从腹部的胆道手术,胃肠道肿瘤手术,脾破裂急诊手术以及四肢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做脾切手术时,我们没有血源,就做病人自体回收后再回输给病人。确实给当地病人解决了一些病痛,在周围乡镇也引得了一些声誉。我们医护人员液倍感欣慰。 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手术量明显下降,分析原因,一来,国家政策问题,基层医院一些手术被限制了,二来,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技术不是在提高,而是在倒退了。病人的要求也高了,交通也发达了,到大医院就医也方便了,来我们这里的相对就少了。 但是,老百姓还是有怨言的,毕竟这里离大医院远,外面去看还是有许多不便,特别是做手术的病人,老百姓希望能在当地解决,而我们许多地方已经无法满足病人的要求了。特别如今医患矛盾如此严重,对我们这个级别的医院是严格的考验,因为我们没有大医院那么完备的设备,譬如CT,MRI,以及完备的科室配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等等,我们还是90年代初的那几样,B超,X线,血液检查,即便是普通的血生化检查也不是一直可以做的,而且我们的门诊,五花八门的病人都有。不管是脑外科的,还是泌尿科和骨科的或者儿科的,反正外科的疾病你都要看,甚至是皮肤科的也是我们的范围,所以在门诊的医生,上就要有双火眼金睛,要吃准病情,否则出现误诊漏诊,病人不理解的话就麻烦了。在白天还有些检查可以做,到晚上,值班的医生压力就大了,辅助检查的医生不在医院里值班的,,要检查也要打电话请在家的医生来加班,在等待过程中,家属的不满可想而知的,我们只有跟病人耐心解释,希望理解,有的急腹症病人,家属是等不及的,也只有凭经验用药了,一次一位突发腹部绞痛的病人,我初步判断是尿结石,病人疼痛难忍,家属吵着要我马上处理,我就给用了曲马多肌注止痛,病人疼痛缓解了,我知道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轻易用止痛剂是违反治疗原则的,但是病人如此痛苦,家属又在旁边催你治疗,不用的话激化医患矛盾,发展到疼痛性休克,也是个问题啊。但事后证实不是结石,是肠系膜动脉栓塞,我是一阵后怕啊,假如,病人感觉好了,跑了,不看了,过后出问题了,我可说不清楚了。没有及时完备的检查,盲目治疗,耽误病情,真的很容易出问题啊,每每想到夜班遇到需要马上检查的病人,而要等待,我真得很担心病人在等待中出现问题,譬如气胸病人,严重的是要致命的,没有X片无法确诊治疗啊,谈何及时治疗。还有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我们整个医院只有一个麻醉师会这一技术,万一有病人要气插怎么办?而心脏病的诊治又是我们的薄弱,手术病人突发严重心脏病,我们处理就棘手了。想到这些,值班时总有一种忐忑不安之感,自己总有一天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不知如何应对,我很迷茫! 由于手术病人日益减少,我们的技术在退化,已经很多年没有到大医院学习了。在几个老医生退休后,科室里就几年没有人做腹部胃肠道手术,和胆囊手术了,有时要做也是请大医院的专家来做了,一直不做,根本无能力自行开展了,而且由于是乡镇医院,许多手术被限制了,实行基药后,一些药品也跟不上了,一些严重感染等疾病,药品无法满足。如今又是微创腔镜横行的时代,我们的一些手术方式也落后了。,连大隐静脉剥脱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如今也流行腔镜微创治疗了,唯一可以做的手术就是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和体表肿瘤切除术了,但是阑尾切除手术就可以轻易拿下吗?我一直深深忧虑的就是这阑尾,这已经是我们最后一块领地了,阑尾切除术,简单的实习生也会开,问题是粘连严重的呢?甚至有粘连到上腹部肝门周围的呢?我们能处理吗?一些粘到后腹膜的,由于我们腹腔手术做的少,分离起来都很吃力,万一有损伤输尿管,肠管,修补起来都很困难。这还是次要的,我最担心的是如果术中发现不是阑尾炎怎么办?譬如妇科的宫外孕,卵巢肿瘤,我们妇科手术又不开展了,简单的还可以请妇科医生处理,复杂的呢?还有如果是肠道肿瘤呢?消化道穿孔呢?我们无法处理啊,不可能马上关腹转院啊,要请专家来会诊手术,人家肯来,也要起码等一个多小时,何况如今的医患矛盾如此严重,专家来,个人也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即使来了,我们不能开展全麻,没有血源,药品也跟不上,来救场专家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何况由于手术量锐减,已经很少有与上级医院的医生联系了,请哪位专家来,医生自己都没有底,事实上已经很难请到肯来救场的专家了。唉,毫无的保障,无所依靠,这样的手术能不做得提心吊胆,心惊胆战吗?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一个医院能做右半结肠切除术这样的手术,才有资格做阑尾手术,否则会很被动的,多少次的教训,告诉我确实如此啊!曾今,一个 兄弟医院把胃穿孔当阑尾炎开了,术中发现了,又不能处理,于是抱着侥幸心理,放了个腹腔引流,再术后加强抗炎,希望这样可以控制住感染,哪知道术后病人感染严重,最后发展到坏死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一场纠纷是在所难免了。即使是体表肿瘤手术,由于缺少辅助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的不方便,有时也真得很难开展,譬如乳房囊肿,甲状腺囊肿,如今都要求快速冰冻切片了,我们连基本的病理检查都要送到外面去做的。还有术中高度怀疑恶性的体表肿瘤,也是无能为力,再继续处理了。所以现在可以开展一些手术的医院倒是一些离大医院近的社区卫生院,他们很方便,可以请专家来参与治疗,而且药品,检查设备,技术可以共享,医生做事就有底气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干起来也得心应手。 我们这样一个有固定人口五万,流动人口多,又是游客很多的的苏南大镇,离大医院又远,医疗环境确实不符合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了。业务量在下降,人才在流失,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下降,无法满足当下老百姓的需求了,于是老百姓一窝蜂往大医院跑,那里是门庭若市,拥挤不堪,而我们这样的医院却相对清闲。病人有怨言,医护人员也是不满意的。特别老年社会的来临,许多老年人根本不愿,也不方便往大医院挤,而我们基层医院,哪有实力来解决疾病缠身的老人的病痛?不敢留啊,只有极力往上送,老百姓能满意吗? 要破解这道难题,我觉得只有大医院的医生往下跑,不是例行公事式的来做个几个小时专家门诊就跑了,而是定点在乡镇医院,譬如一年一轮,每个科室派一名医生,带动当地的医疗技术发展,以吸引病人来就医,减轻上级医院的压力,也给百姓带来福祉,病人多了,一切就都会良性循环了,一些大的检查,譬如CT,MRI可以统一用车送到大医院去检查,做完了再回当地治疗。国家不是也这样的要求的吗?升高级职称要在基层锻炼的吗?像吴江盛泽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我觉得就很好,两医院之间建立一种合作模式,让下面的医生可以经常往上面去锻炼学习,上面的医生可以常驻在基层,我们基层业务提高了,老百姓就医方便了,不用往大医院挤了,这不是双赢吗? 本着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之心,以及因业务水平的落后,而无法满足病家的需求,我深深的忧伤着,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信心满满的坐在诊台,泰然自若的站在手术台上,为我们的病家解决病痛,没有了那份隐忧和胆寒,我可以吗?

发布于 2014-08-17 19:47:58 IP 属地·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也许这就是医改的弊端吧,在村卫生室,别说输液了,连肌注都不行!这不明摆着把病人往上赶吗?唉,揪心啊{:13_891:}{:13_891:}{:13_891:}
  • 2014-08-18 09:00:05 · IP属地·中国|广西|贵港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