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针刀在颈椎病方面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关注者
0
被浏览
4041

小针刀在颈椎病方面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本疗法适用于一切颈椎及附近软组织(如颈部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囊等) 的急、慢性损伤造成的病理改变,尤其不仅适宜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亦多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治疗。该疗法可以做为颈椎病治疗重要的辅助疗法。 1.软组织粘连、疤痕而引起的顽固性痛点 凡外伤性或病理性(如痈疽切开排脓及其它手术后,以及风湿等)损伤所引起的软组织粘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顽固性痛点。这些痛点往往会触摸到条索状及结节状物,有的由于在深部,难于触及到,但这一痛点是顽固性的,用药物或其它物理疗法难于治愈的。 珠海嘉济医院针刀专家提醒:有些外伤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如颈椎被某些重物碰撞、击打后,虽当时有些不适,但很快就消失,并长时间不发生。但有时这些外伤亦可能会引起软组织粘连。 利用小针刀可以剥离粘连,缓解疼痛,解除功能障碍。但小针刀只适宜于粘连面积较小的粘连,面积大者,疗效较差。 2.骨化性肌炎 颈椎周围肌肉、韧带钙化(如项韧带钙化)所引起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可应用小针刀将钙化块切碎,促使其逐渐吸收,缓解疼痛并逐渐恢复周围软组织功能活动。 3.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阿是穴” 颈椎退行性病变,往往在颈椎周围存在一个或一些敏感点──某些穴位或“阿是穴”,利用小针刀“针”的作用,在这些敏感点的腧穴或阿是穴进针,以“得气”为度,有时可起到立竿见影的良效。 珠海嘉济医院针刀科专家介绍:小针刀的一般适应症较广。在脊柱以外的其它部位还可应用于某些骨刺、骨性无菌性坏死,某些骨干骨折的愈合畸型等。以上我们只讨论的是颈椎病范围内的适应症,但应提起注意的是,小针刀的适应症不能滥用,如颈椎的骨质增生(骨刺)不能应用小针刀铲削。这是因为:①颈椎的骨刺是颈椎压应力过高引起的。这是颈椎力学平衡的一种代偿功能的体现。铲削颈椎的骨刺就等于破坏了颈椎的代偿平衡。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引起颈椎进一步的病变。②危险性。颈椎的增生所引起的局部或上下肢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是因为颈椎的增生(骨刺)压迫神经根或传出神经所引起的。在闭合的、无视野的手术中,铲削骨刺,极易损伤神经根或传出神经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注意事项 1.小针刀治疗是准手术,属侵入性治疗,且颈部生理位置重要,血管、神经也极为丰富。因此,颈部针刀操作危险性较大,病人的反应也较强。施术者应熟悉颈部解剖及各种刀法的实施要领,明确病变部位及层次,对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有正确的估计,操作要熟练,掌握好进针剥离的深度和层次,不可过多广泛的剥离。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并做好意外情况的抢救准备。 2.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由于颈部生理位置重要,小针刀治疗的部位有时较深或邻近关节,加之有的治疗常辅以激素封闭,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后果将很严重。临床曾有关于小针刀消毒不严或操作失当导致施术部位深部脓肿的报道。因此,除严格无菌操作外,要控制激素的使用剂量,治疗后要注意多观察,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及早处理。 3.要求诊断明确、正确掌握适应证。适宜以小针刀疗法做辅助治疗,就不要做主要治疗。另外,对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对慢性损伤性患者的治疗次数也不宜太多太频,二次间隔时间至少一周至二周以上。 4.操作手法要轻柔、快捷、准确。不要用力过猛或强力旋转针体,以免进针过深或刀针断折体内。术前应仔细检查刀体质量,定期更换。

发布于 2010-06-30 11:45:23 IP 属地·中国|广东省|珠海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你的针刀做得如何,学了多长时间了,病原如何
  • 2010-06-30 15:15:42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新乡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