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关注者
3
被浏览
8004

小儿补液疗法原则

一、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

  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缺水:90~120ml/kg

  中度缺水:120~150ml/kg

  重度缺水:150~180ml/kg

  ②定性

  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③定速

  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 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 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

  1)补钾:

  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 0.15~0.3g/kg.日。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

  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的组成及张力

  1:1液 1/2张  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 1/3张  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 1/5张  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 1/2张  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 2/3张  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

  2:1液 1张  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

发布于 2008-03-28 22:02:10 IP 属地·中国|山西省|晋城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我们在基层可以这样简单掌握 1:先算出总量:轻度的80-100ML/KG/D,中度:80-150ML/KG/D,重度:150-180ML/KG/D,注意:这是24小时的量,一般门诊滴不了这么久除非住院。 适合基层门诊的量:轻:50ML/KG,中:80-100NL/KG。重的就没必要了,得转院。 重度脱水的 判断标准还是要掌握的:即在中度脱水的基础上合并出现休克,循环衰竭的表现,什么是循环衰竭的表现?:表情淡漠,脉搏细数,血压正常或下降,尿量极少或无尿,肢端凉,末梢循环差,充盈时间大于3秒,可见皮肤大理石花斑。当然,这些症状不会一起出现,要掌握这个标准,然后上送就安全了!
  • 2008-03-28 22:53:32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