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特点及注意事项
关注者
7
被浏览
4238

抗组胺药又称为H1受体拮抗剂(习惯上称抗组胺药)。人们根据是否具有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应用时间的先后把H1受体拮抗剂分为两代,第一代常用的有扑尔敏(又称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去氯羟嗪、异丙嗓(又称非那根)等药;第二代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赛特赞)、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开思亭)、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敏迪)、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药。最近又有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开始应用于临床。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两代抗组胺药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止痒效果,也有一定的止吐、局部麻醉作用,由于具有明显的嗜睡、镇静等不良反应,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但因其价格便宜、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及晕动病疗效可靠,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在广大老百姓当中仍然使用相当广泛。

第二代抗组胺药大多数半衰期延长,且作用时间较长,可维持24小时,一日只需口服1次,吸收迅速,药物较难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不产生或仅有轻微嗜睡作用,对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影响较少,因而广受医患双方的欢迎,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对一些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特殊人员及慢性病例较为适用。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一日仅服1次,一次1片,即可有效防止荨麻疹风团发生,控制瘙痒。

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镇静、嗜睡、全身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少数药物还可导致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黏膜干燥、排尿困难、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贫血等。

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应注意:

1、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禁用或慎用。

2、应用此类药物剂量不要过大,否则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尽可能避免与复方感冒制剂同时使用,因为许多复方感冒制剂中含有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3、避免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饮料(如酒)、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如安定)、抗精神失常药(如氯丙嗪)同用,否则有可能引起头昏、全身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复视等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症状。儿童、老年人、体弱者更易发生。

4、避免与抗胆碱类(如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同用,否则可出现口渴、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缓、青光眼症状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5、青光眼患者禁用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多虑平等药。

6、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患者慎用赛庚啶、苯海拉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异丙嗪。

7、孕妇和儿童禁用去氯羟嗪等。

8、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苯海拉明。

9、老年人及合并有心脏疾患者慎用异丙嗪。儿童患者可选用较安全的扑尔敏和苯海拉明。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

1、心脏毒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本类药物自上市至1996年,心脏方面不良作用的发生情况分别为:①心源性死亡及猝死13例;②心脏并发症106例;心律及心律失常286例。在心率及心律失常中,常见的有心律不齐、心搏突停、室性纤颤、QT间期延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心律不齐和心房纤颤。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肌复极化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钾离子通道。1989年,一例应用特非那丁的妇女,同时应用酮康唑,发生了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此后,发现另一些同类药物也可以发生这种并发症。1997年4月,美国ZF药监局决定停止特非那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临床上可引起上述并发症常见的该类药物还有息斯敏、氯雷他定及仙替利嗪。另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低血压、晕厥、眩晕等不良作用。

2、体重增加

该类药物在抑制皮肤黏膜内H1受体的同时,亦可抑制幽门部的H1受体,导致胃排空时间缩短,致使食量增多而体重增加。这种作用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第二代非镇静性抗组胺药此种作用比较明显的有息斯敏(阿斯咪唑)、克敏能(氯雷他定)、敏迪(特非那丁)和仙特敏(西替利嗪)。由于增加体重的根本原因在于进食量增多,所以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应该告知本类药品有此种副作用,并注意在服药期间适当控制进食量,以避免此类不良作用的发生。

3、嗜睡  

第二代抗组胺H1受体类药物多不具有亲脂性,因而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抑制作用,多不引起嗜睡。这是第二代抗组胺药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的重要区别,也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关键。但是,这一作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临床实践表明,几乎每一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都有出现嗜睡的可能性。例如,有些研究发现,西替利嗪在每日5mg剂量时,部分患者就可出现嗜睡反应。

4、其他

任何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都可能出现口干的不良反应。息斯敏偶还可出现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光敏感、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且有个别惊厥、感觉异常、肌痛、关节痛、水肿、情绪紊乱、失眠、噩梦、转氨酶升高和肝炎的报道。敏迪(特非那丁)有引起多汗、疲乏、胃肠不适或腹泻的报道。克敏能(氯雷他定)还可出现头痛、乏力、神经质、喘息、呕吐、结膜炎、口吃、抑郁、上呼吸道感染、尿频等不良反应。另外,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必须慎重。

应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时要注意的问题

1、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与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一同使用,否则可引起第二代抗组胺药血药浓度升高,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此类药与红霉素或酮康唑同时服用时,引起的猝死病例有100多例。上述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都很广泛,值得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2、心脏疾病患者避免使用。这些疾病本身就可出现Q-T间期延长,形成各种心律失常,应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会增加该类药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  

3、电解质紊乱者(如低血钾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等)避免使用,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室肌的除极,导致心电图上QT间期的延长。

4、避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氯卡尼)、钙拮抗剂(如普尼拉明)、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等一起使用。

5、使用时尽量不超过该类药物的推荐剂量。病情较重者可以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以提高疗效,为防止耐药现象的发生,抗组胺药可交替使用。   

6、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不得不使用抗组胺药时,宜选用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因为部分患者使用其余第二代抗组胺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嗜睡作用。

7、2岁以上儿童可选用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12岁以下儿童慎用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药。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9、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患者慎用美喹他嗪。

10、咪唑斯汀一般不与西咪替丁、环孢素、心痛定同时服用。

发布于 2014-11-15 22:02:03 IP 属地·中国|广东省|揭阳市

1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条评论
{:12_849:}{:12_849:}{:12_849:}
  • 2014-11-16 00:33:33 · IP属地·中国|福建省|漳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