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腮腺炎防治方案
关注者
2
被浏览
1652

今年冬天腮腺炎患儿有增多的趋势,现在将有关防治方案发上来与大家分享!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一、流行性腮腺炎概况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二、流行性腮腺炎传播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它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亦可经结膜分泌物和尿中排出病毒。发病最初1-2天还可从患者白细胞中发现病毒。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三、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一12日。白细胞计数有时可稍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青春期女性患者有时可并发卵巢炎。腮腺炎并发脑炎的神经症状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腮腺炎病毒脑炎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四、流行性腮腺炎治疗原则 对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 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 对重症患者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可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缓解症状。
五、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措施 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  其次切断传播途径,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托幼机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流腮单价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用于预防。推荐免疫程序为,起始免疫年龄应满8月龄,6岁时加强1针。另外,要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发布于 2014-11-30 12:24:30 IP 属地·中国|河南省|新乡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