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8小时之限为那般?
关注者
0
被浏览
2453

阜外医生离世引发工伤之争 手术室内晕倒后治疗月余去世同行曝因“48小时之限”不被认定为工伤业界称存伦理争议

  手术室内晕倒、被诊断为脑干出血治疗月余后,北京阜外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于12月2日离世。同行在惋惜这位年仅42岁的医生去世的同时,呼吁修改“48小时内发病死亡”才认定为工伤的标准。该事件在网上掀起了一番热议。

  实际上,近年来业界一直对“48小时之限”存在极大争议,有意见认为其导致伦理风险。上午,西城区人社局表示,阜外医院院方派人前来咨询此事,但目前鉴定中心未接到相关工伤申请。

  追忆 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恪尽职守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阜外医院麻醉科,办公室内,所有医生依旧是一身手术室的行头,“我们上班就这样,随时准备手术”。

  院方和同事都证实了昌克勤去世的消息。一名麻醉科医生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对记者说:“他是个恪尽职守的人。”

  据这位医生介绍,麻醉科医生们的主要责任就是给不同的患者配麻醉药,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麻醉药成分的搭配。而在手术开始后,要一直待在手术室内观察患者情况。

  他回忆,昌医生对于工作非常认真,经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在交接班时来了手术,经常是主动加班去配药。

  除了单位的同事,记者还在昌医生生前就读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校友平台上看到了哀悼信息。

  其中12月2日晚,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京青年校友自发性团体的微信公众号“湘雅人在北京”发表文章《昌师兄,一路走好!》。

  消息称,昌克勤晕倒后被送入北京宣武医院,行脑室穿刺治疗后转入重症抢救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上月24日,也就是入院一个月时,昌克勤病情出现恶化。

  据介绍,昌克勤已在阜外医院工作了20年。他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

  热议 工伤认定为何限定“48小时”?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款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在实名微博上发出消息指出,因死亡距发病超过48小时,昌克勤不能算工伤,呼吁修改工伤认定标准。

  在惋惜医院失去了一位好医生的同时,记者看到大多数网友和医界同行都对昌克勤不算工伤一事发出质疑。

  有的网友认为,如果疾病是由工作劳累引起的,就应该算工伤,不应有时间限制。

  北京汉威律师事务所的胡海春律师表示,对于由于疾病原因造成的工伤的认定,可以进行进一步完善,比如具体疾病搭配相应的治疗时间。但他坦言,这需要时间来改变。

  追访 业界:“48小时之限”致伦理风险

  曾多次在修法会议上对“48小时之限”提出意见的北京义联劳动法研究与援助中心主任、知名劳动法专家黄乐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的工伤条例,一些职工突发急病死亡,可能和工作原因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部分本来应该受到工伤待遇保障的群体,却没有享受到工伤待遇。两者家属获得的补偿金额可能相差六七十万元。因此,“48小时之限”会引发“家属拼命埋活人,单位拼命救死人”的荒诞现象。

  

发布于 2014-12-04 20:15:13 IP 属地·中国|安徽省|芜湖市

3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3条评论
遗憾 医生的悲哀 特殊情况理应特殊对待
  • 2014-12-05 09:10:27 · IP属地·中国|河南省|南阳市
    回复 0点赞
混账的赔偿法,人治社会的悲哀。不光是医生的悲哀
  • 2014-12-05 12:00:56 · IP属地·中国|江西省|南昌市
    回复 0点赞
什么情况?这还不能算工伤了?......
  • 2014-12-05 23:15:26 · IP属地·中国|四川省|眉山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