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这种疗法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蓬勃的搞中医现代化。于是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很多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由于使用了现代提纯的药物,这种疗法又不同于传统的针灸。因为,药物进入经络,其治疗规律和传统的针灸治疗规律不尽相同。
下面介绍一些穴位注射疗法常用保健治疗穴位 1、曲池穴 位置: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功能: ①手臂痹肿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等五官疼痛;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2、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取穴: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功能: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3、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或平躺双足翻向外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该处即是。 主治功能: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4、合谷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拇指与食指并拢,隆起肌肉部分,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下有酸胀感。 主治功能: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5、委中穴 位置: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取穴:身体呈俯卧,双腿伸直,腘窝正中,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功能: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
6、承山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取穴:小腿后面正中,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7、肾腧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功能:主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月经不调、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喘咳少气。
注: ①穴位按压、针扎有酸麻胀感觉,疼痛感觉不明显,若按压过度产生疼痛,痛感会较其他部分持续时间长; ②女性多注射三阴交穴,女性养生;肾虚穴多为男性注射部位,但不轻易取穴,以免取穴不准,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③美容抗衰穴位可采用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 ④根据不同病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取其他对症穴位注射。
更多医疗资讯,请关注“基层医生俱乐部”官方微信,或添加微信号qfhlx8888,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发布于 2014-12-12 11:32:16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