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为何能闹起来》 近来,我国又出现一个新“职业”——“医闹”。他们像苍蝇一样,整日围在各大医院门口,专叮“有缝的蛋”。哪个患者发生了医疗纠纷,他们就主动“出头”闹医院。一旦医院愿意花钱“私了”,“医闹”就可以坐地分红。如此快速“致富”的“职业”,自然吸引了不少游手好闲者。
任何一个职业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医闹”是不正常的医患关系催生的畸形“职业”,是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医闹”之所以能闹起来,原因很复杂。但是,患者的维权渠道不畅通,维权成本太高,是患者与“医闹”结盟的最直接诱因。
和医院直接交涉,是患者维权的首要途径。由于医患双方的医学知识极不对称,医院很容易“大事化小”,或将责任一推了之,从而引发纠纷。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在医院中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很多医疗意外没人“买单”。因此,当医疗意外发生后,患者往往难以承受,自然就会闹医院。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打官司,是患者维权的另一途径。但是,这是一场看不见终点的“马拉松赛”。且不论鉴定结论如何,光是办完一个个手续,跨过一级级“门槛”,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我国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例如,鉴定委员会专家与被鉴定医院同属医疗卫生系统,难免有“医医相护”之嫌,极易导致鉴定结论失真;患者如果不服鉴定结论,需要申请上一级鉴定,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为此,一些患者只好再到法院打官司,其付出的成本自然更大。经过漫长的诉讼,黑发人打成了白发人,心力交瘁,也未必能拿到一纸公正判决。于是,很多患者不愿意走法律途径,而愿意请“医闹”,以获得快捷的赔偿。这就给“医闹”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当然,“医闹”气焰嚣张,还与其他一些社会因素有关。例如,不少医院由于害怕家丑外扬,影响形象和声誉,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往往愿意“私了”。“医闹”一上门,院长就发软,宁愿花钱买平安。而“医闹”正是摸准了医院的“软肋”,狮子大张口,索取高额赔偿。同时,一些GA部门也错误地认为,只要没有发生伤人死人事件,就属于医患矛盾,可以不闻不问,而不以扰乱社会治安论处。这就无形中为“医闹”撑了腰,壮了胆,使其有恃无恐,逍遥法外。
医患矛盾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无论中国外国,医疗纠纷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解决医患纠纷时,暴力比法律更有效,那就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了。治理“医闹”,重在治本。多为患者建立几条维权的“快速通道”,“医闹”自然就没事可闹了。
作者手记:中国之大,无奇不有。2007年7月,福建武夷山市中医院发生了“医闹”摆灵堂事件,医院被迫停业一周,赔偿患方20多万元。这是众多“医闹”事件的一个典型例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发表看法:没有令人信服的仲裁,就难免“医闹“乘乱搅局。作为一个新职业,“医闹”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扮演着医患之外“第三方”的角色。尽管这是一个带着黑恶性质的“第三方”,但很多患者为了降低维权成本,不得不委托他们“平事”。“医闹”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医疗纠纷处理制度的缺失。由于“医闹”的办法简便有效,自然生意兴隆。因此,尽快建立一个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来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才是当务之急。
医生卸下钢盔之后 最近,深圳山厦医院为了防范个别患者无理取闹,让全体医护人员戴上钢盔上班,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
在战争年代,军队医生戴着钢盔是为了抵御枪弹。然而,在和平年代,医生戴着钢盔却是为了防御“医闹”。这样的“黑色幽默”,堪称世界医学史上的奇闻。
虽然这家医院的做法实属过度防御,带有很强的情绪化色彩。但是,它却传递出一个真实的信息:“医闹”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很多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不是诉诸法律,而是雇佣无业人员,采取***、堵门、哭闹、烧纸、停尸甚至施暴等手段,要挟医院给予高额赔偿。虽然医院苦口婆心,劝说患者依法解决纠纷,甚至愿意支付全部诉讼费用,但患者往往更喜欢“闹”,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医院不堪其扰时,只好拿钱来摆平,而这正是“医闹”的渔利之道。
医生被迫戴钢盔,折射了法治的软弱和缺位。如今,“医闹”越来越猖獗,医生提心吊胆,患者惴惴不安,很多医院变成了缺乏安宁的是非之地。遗憾的是,在很多地方,本该维护社会秩序的GA部门,对“医闹”的态度却“宽容”之极。只要不发生暴力行为和流血事件,GA人员就袖手旁观,任凭“医闹”兴风作浪,扰乱公共秩序。对此,一些GA人员认为:患者闹医院,肯定有冤屈。医院是强者,患者是弱者,只要医院赔点钱,社会就和谐了。这种错误观念不仅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也给依法解决医患纠纷带来了更大障碍。可以说,“医闹”就是法治软弱催生的“肿瘤”。
追求社会和谐,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不能以牺牲公平、正义为代价,不能不辨是非曲直。由于医学的极其复杂性,在任何国家,医患纠纷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化解医疗纠纷最理想途径,就是医患双方依法解决问题。在法律面前,患者和医院是平等的。患者的权益不容侵犯,医院的权益同样不容侵犯。医院是公共场所,本该是一片净土。纵容患者闹医院,不仅换不来“和谐”,反而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和危机。事实上,对“医闹”的姑息,就是对公众安全的漠视,更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
目前,深圳山厦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卸下了钢盔。但是,头上的钢盔易卸,心灵的“钢盔”难解。虽然暂时的风波过去了,但潜在的危机依然存在。当法治的“铠甲”无法护身时,医生也许还会再次求助于钢盔。只有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严厉打击“医闹”现象,铲除“医闹”滋生的土壤,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钢盔事件”才不会重演。
当然,从长远来看,恢复良好的“医患生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保护医患双方的最好“钢盔”。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医生不应退守一隅,消极防御,而应以真诚的情感、周到的服务、高超的医术,主动修复医患关系,努力化解医患矛盾,让“医患生态”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作者手记:
2007年初,深圳山厦医院医生戴钢盔上班的照片在网上出现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外电评论很多。尽管有人怀疑这是医院故意“炒作”,但客观上也是一件好事。“钢盔”成为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最形象注解,它促使人们更深刻地思考中国医生的执业环境。医生坐在刀尖上
近日,在福建中医学院所属的“国医堂”内,一名患者向正在行医的戴春福教授连捅数刀,导致教授不治身亡。据了解,戴教授50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患者行凶的原因是因为戴医生多年未治好他的病。
近年来,关于医生被患者殴打甚至残杀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不少人有点麻木了,甚至还幸灾乐祸。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有些地方,医患关系正经历一个令人忧虑的“冰期”,出现了严重扭曲。长此下去,最终将阻碍医学进步,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记得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对医生的赞歌处处可闻。然而,非典之后,有的人对医生的评价又一落千丈。
必须肯定,我国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好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广大群众的健康长寿,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对此,我们不能把支流当主流,更不能以极端方式“闹医院”、“杀医生”。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不容的。
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高风险行业。尽管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人体的极端复杂性,仍有一大批疾病尚未被攻克,如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等。即便是对于很多常见病,在治疗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发生意外。可以说,一部医学史,就是无数失败演绎的历史。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有代价的。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疗风险却不认知,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的失败,以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治不好病就是医生的错,动辄发生过激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感情,也挫伤了医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医生只好采取防卫性措施,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医患互不信任、互相防范,其代价就是医学进步延缓甚至停滞,患者根本利益受损。
在处理医患关系上,梁启超先生堪称楷模。1926年初,梁启超先生因尿血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误诊为他的右肾长瘤,于是做了手术,但右肾取出后,发现并无肿瘤。对于这一手术,当时社会上和梁启超先生的家人多有责言,但梁启超先生本人却十分通情达理,他提出责任不在医院。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宽容,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西医刚进中国,医术还不成熟,而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这种胸怀和雅量,也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加速器”。
医疗卫生和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是难免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医疗改革任务艰巨。有的问题是眼下可以解决的,有的则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目前,ZF正在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社会都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加快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医生真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整天如同坐在刀尖上,明天谁还敢当医生?
作者手记:
这是2005年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事件之一。当无辜的教授被杀后,一项调查显示,居然有八成的网民同情凶手。这种非理性的判断,触动了我敏感的职业神经。为患者鸣屈,固然可以赢得浅薄的喝彩;但为医生请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社会不保护医生,医生怎会保护患者?两败俱伤,何益之有?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自身的未知数最多。因此,医学有两大特点:局限性和风险性。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从宏观上讲,疾病是不可能被人类征服的。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医生只能治好一部分疾病,希望公众都能理解医学。
发布于 2010-07-17 07:27:58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0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