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手术刀温暖起来》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65

《让手术刀温暖起来》

  在北京一家著名医院,一名患者插着导尿管,等了5个多小时才被推上手术台。患者不堪忍受痛苦,怀疑有人加塞,而医院的解释是:由于医生和护士之间缺乏沟通,护士无法准确估计时间,提前给患者插上了导尿管。 
      
  在很多医院,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也许,在个别医护人员的眼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他们认为,只要手术成功,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多大影响。但事实上,患者恰恰更在乎细节。从表面看,这是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但从深层看,这暴露了医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片面追求技术而忽视了生命的尊严。 
      
  小小手术台,连着生与死。手术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折射着医生的人文素养。有的医生在患者全身麻醉之前,一定要让患者看到自己的笑容,以使患者放心;而有的医生却把患者当成随便拆卸的“机器”,举止放肆轻慢,毫无尊重之意。有的医生把每一次小手术都当成大手术,对患者的耐心配合充满感激;而有的医生却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边做手术边开黄色玩笑,令患者颇感尴尬和不快。其境界之差异,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文素养。 
      
  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它把人体分解为一个个组织和器官,使医生消除了对人体的神秘感和畏惧感。然而,当这些组织和器官还原为一个有机整体时,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作为医生,既要学会“分解”,也要学会“还原”。一个只会“分解”的医生,至多是一个匠人,而永远成不了大师。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其本质是人学。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而人不仅有神经、血管和器官,还有思想、感情和尊严。如果把医学视为纯科学,就会陷入“见病不见人”的误区,从而偏离了医学的根本方向。因此,人文素养应是医生的基本素养,尊重生命则是医生的第一道德。 
      
  技术是冰冷的,而人性是温暖的,没有人性的技术是冷酷的。在外科界,很多医生常常以被尊称为“一把刀”而荣耀。事实上,一把没有人文精神浸润的手术刀,是缺乏人性温度的无情之物。它可以斩除病魔,却不能给人温暖。只有技术含量而没有人文关怀的手术,是存在缺陷的。这正如一位医学家所说的:去做手术,但不仅仅是去做手术;完成了手术,并没有完成对病人的全部治疗。在某种意义上,关心病人术后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就是医生在完善自己的“作品”。中国人最熟悉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曾说:“在我的手术刀下,决不会再有任何病人被认为是一个漠不关心的生物,一个单纯的技术上的问题。人有肉体也有理想;我的刀要救肉体,也要救理想。”虽然他已离开我们很多年,可是他的真知灼见却如春雷般震撼人心。 
      
  40多年前,一批见习医师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实习,著名医学家林巧稚要求每人完成10例初产妇分娩全过程的观察,并写出病案。结果,只有一名学生的作业获得了“好”,其余全部退回重做。这些学生们更加仔细地观察与记录,导师依旧不满意。于是,大家找出获得好评的学生作业,对照之后发现,那位同学的病案记录上只是多写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寥寥数字,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一位能看到患者“汗珠”的医生,必定有一颗悲悯苍生的仁心。此乃医学之魂也! 
      
  作者手记:一名麻醉的患者,在手术台上苦苦等待,而医生居然处之泰然,对患者的痛苦无动于衷。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有人认为,在手术台上,医生只需动刀,不需动情。倘真如此,做手术和解剖小白鼠又有什么区别? 
  《难忘那一只手》
      
  一位朋友临产住院,在分娩前的痛苦时刻,她拼命忍着,汗珠淌满脸颊。然而,就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只手轻轻放在了她的肚子上。一位老护士慈爱地注视着她,说:“看,当妈妈多不容易。不过,人生就这么一次,忍一忍就过去了。”顿时,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少年过去了,她依然难忘那一只手。 
      
  还有一位朋友因患肾结石住院,在他疼痛难忍的时候,一位护士伸出了一只手,说:“使劲攥住我的手。”一句话,让他感动得落了泪。从此,那只手也成了他最温暖的记忆。 
      
  一只手,为什么让患者终生难忘?因为长期以来,患者遭遇了太多的医疗冷漠。那只温暖的手,体现了“白衣天使”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人性化的服务。 
      
  我国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曾这样回忆:有一次,一名老妇人来门诊就诊,说她肚子不适好久了。他询问了病史,让她躺下,仔细按摸检查她的腹部。检查后,病人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说:“你真是一个好医生。我去了六七家医院,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按摸过我的肚子,你是第一个。”这几句话给他留下的印象极深。又有一次,一位儿科老医生患了十二指肠溃疡,来找他会诊。裘法祖看到X线片上十二指肠球部有一龛影,诊断已经很明确,就不再给他作腹部检查。这位老医生回去后说:“我很失望,裘医生虽然说了治疗意见,但没有摸一下我的肚子。”一个医生得了病都会有这种想法,那么,一个普通病人的渴求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曾感受到过温暖的手。近年来,广大群众对不少医院的服务质量还不满意,个别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冷漠态度令人心寒。 
      
  过去,医疗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患者别无选择,只有忍受。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行业竞争加剧,患者对医院和医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自己掏钱看病的比例增大,因而理所当然地要求得到更周到的服务。但许多医院尚未扭转对病人冷淡的惯性,“冷漠综合征”成为引发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当前,世界医学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那种“见病不见人”式的医疗服务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眼下,我国不少公立医院的技术装备和医疗水平已与国外相差无几,最大的差距就在人文关怀方面。 
      
  笔者曾参观过一家中外合资的“洋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他们的服务理念是: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家庭式产房的卫生间中,有特别为身体臃肿的孕产妇设计的宽大浴间,浴间的墙边和马桶侧面,设计了以备万一的两个急救铃,孕产妇可以随时呼救。曾有患者投诉医院卫生纸太硬,客户投诉部立即买来了市场上所有的高档卫生纸,比较其韧性和吸水性,让患者选择最好的。医院还有一条原则,病人的隐私高于一切,病人的尊严不容侵犯。诊室的门关上就证明患者正在就诊,谁也不能随意闯入正在就诊的诊室。与许多医院相比,这些细节多么富有人情味! 
      其实,患者并不奢求医务人员总是笑容满面,而是希望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一只手,可以温暖多少颗心。 
      
  作者手记:一位朋友住院,很多事情已经淡忘,却总是记起医生的那只手。也许,那位医生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小小的动作会温暖患者一生。细节,往往是最感动人的。这正如音乐,既要有“大弦嘈嘈”,也要有“小弦切切”。惟其如此,才能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境界。

发布于 2010-07-17 07:34:06 IP 属地·中国|河北省|邯郸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