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教你如何吃出健康
关注者
1
被浏览
2074

饮食是生命的根基,不可一日没有它:背离节俭的原则,或不懂寒暑的变化,那就是疾病产生的原因。正如《道机》上所说:人生下来后寿命有长有短的原因,不是上天赋予的,而都是由于自己保养身体做得不够,饮食上过量,纵欲放荡过度,而忤逆背离了阴阳所致,结果魂魄神志不能安定,精液耗竭生命衰弱,各种疾病萌发缠身。这就是不能够长寿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普遍降低,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人们的饮食开始逐步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补充维生素、钙、各种微量元素。人们的这些做法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健康、长寿。

  中医讲:“饮食有度。”何为“饮食有度”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

  1、不要过食生冷的食物

  中医讲:"甜入脾胃。"而"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而生冷的食物大多是甜味的,甜味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而"脾易生湿。"体内的湿气因脾胃受到伤害而无法代谢出体外,绕与身则身重;绕与头则头重,头昏,如裹湿毛巾;绕与四肢则四肢紧困乏力,不愿意活动;同时也影响了脾胃对食物的代谢,使食物没有完全被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因此,会大便不成型,甚至便溏。

  2、 以五味补五脏

  所谓“五味”,是指食品本来滋味,即辛、甘、酸、苦、咸。它们与五脏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五味能入五脏,并起作用,据《灵枢•九针论》说:“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是谓五味”;另一方面五味与五脏又有排斥性,据《灵枢•五味第五十六》说:“五禁,肝病禁辛(肺克肝),心病禁咸(肾克心),脾病禁酸(肝克脾),肾病禁甘(脾克肾),肺病禁苦(心克肺)。”五味各有其功能,以调和为宜,偏嗜则害。依据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应该吃什么味道的食物,例如:脾虚便溏的人,就应该适当吃一些甜食,以助脾气,就不可以食用酸味的食物,这样就会助长肝气,克制脾气,是脾更加虚弱。

  3、以五色补五脏

  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着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这不仅反映在人的身体状况在面色上的表现,同时也体现在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的关系。中医讲:“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因此人们应该吃不同的食物,同时,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有侧重的食用食物。

  例如:青色蔬果,属于五行中的“木”,对应的脏器为肝、胆,民众平时如果多吃此类蔬果,具有保肝、解毒之功效;赤色蔬果如苹果、西红柿等,则属五行中的“火”,对应脏器为心脏及小肠,多吃此类食物有助于血液循环、补血及抗氧化之功效。 香蕉、玉米、哈密瓜等黄色蔬果,则属五行中的“土”,对应脏器为脾及胃,多吃有助消化系统改善及新陈代谢。白色蔬果像白木耳、白萝卜、山竹,则属五行中的“金”,对应脏器为肺及大肠,平日多吃对呼吸道疾病、排泄系统具有改善效果。黑色蔬果如黑木耳、香茹等,则属五行中的“水”,对应脏器为肾脏及膀胱,多吃可补肾,改善膀胱问题。

  4、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饮食方法

  1)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多吃甜

  春季是从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这一季节由寒转暖,气温适中,十分有利于自然界各种生物生长发育。人同自然界各种生物一样,其生理功能也随着气候变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学认为,春季肝气本身就较旺盛,酸味属肝,酸味的食物有增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肝旺必然损伤脾脏的功能,因此,要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由于甘味属脾,甜味的食物可以补脾脏,所以可多吃一些大枣、山药等补脾食物。以补充气血、解除肌肉的紧张。所以,在春季多甜少酸利于壮肝益脾。

  另外,春天的时候,适宜吃辛辣的东西,因肝五行中属木,肺五行中属金,春季木旺,用金来克木,所以辛辣是东西可以生金,因而克木。

  2)夏季饮食应慎食生冷,多吃苦

  夏季炎热,出汗过多易耗伤气阴,这个季节人们往往会感觉到心火上炎,口干舌燥,所以,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来降心火。同时,夏季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因为这些食物会使脾胃受到损害,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很容易大便不成型,甚至腹泻。因此在饮食方面,就要调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强。

  另外,夏天的时候,应该吃点酸味的食物,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 夏季暑热,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夏季出汗会明显的增多,因此还要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最好,必要的时候,可以饮一些盐水。

  3)秋季饮食应少吃辛,多吃酸。

  中医认为,焕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 因此,要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

  多吃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石榴、葡萄、山楂等。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另外,秋天的时候,应该吃点味苦的食品,因为,心和肺共为上焦,心火和肺火往往同时上炎,所以,也可以通过降苦味降心火的方法来降肺燥。秋季也要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以保护颐养胃气。

  4)冬季饮食应少吃辛温发散之类,多吃热粥

  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 ... 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

  冬天的时候,可以吃咸味重点的东西。

  以上这些食物及食物的归经都有助于五脏的运动,增益血气,避开各种疾病。不论是吃酸、咸、甜还是苦的食物,都应该适度适量。春天时不能吃肝,夏天时不能吃心,秋天时不能吃肺,冬天时不能吃肾,一年四季都不能吃脾。如果能够不吃这五种内脏,更加符合天理。

  5、不同的体质不同的选择食物的方法

  中医认为:凡可食之物,必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所以,不同体质的人,要选择不同的食物吃,否则,吃不对劲,就会出问题,造成身体不适。

  体质寒凉,脾胃虚弱的人(手脚凉,怕冷,大便不成型,或便稀,一天几次)不适宜吃寒凉的食物。体质偏热(大便干燥,咽喉干痒,手脚心热)的人,容易上火,不适宜吃温热的食物。性平的食物大多数人都适宜吃。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来。

:lol :lol :lol :lol

发布于 2008-04-09 19:57:47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2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2条评论
中医讲究治未病
  • 2008-04-09 20:56:04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长治市
    回复 0点赞
:xh :xh :xh
  • 2008-04-10 08:05:21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