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中国医改中的三级卫生保健网
关注者
0
被浏览
1454

论中国医改中的三级卫生保健网

早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1977年,WHO就提出了到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全球各国ZF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标,为他的国民而努力奋斗,中国ZF也不例外,更是作出了“表帅”作用! 197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是110.21亿元,2005年的卫生总费用是8000亿元,2006年是9843.34亿元,2007年卫生总费用是11289.5亿元,2007年是1978年的102.6倍,与2005年相比,两年增长39.11%,医疗总费用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引人注目的现实,正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教育、卫生、住房”的三座大山之一。如果说这些数据的增加是丰功伟绩的话,中国人民将又要忆苦思甜哟! 论医改,雾里看花,心芳欲醉! 忆昔日,柳暗花明,世界标本。 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ZF正是接手于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人均寿命仅35岁,公共卫生、防病治病、妇幼保健无从谈起。 在以毛主席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1952年“自然村设卫生室,配有卫生员,主要职责办理全村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传染病隔离和报告,环境卫生指导,卫生宣传及简易医疗和急救工作。”从此,中国农村卫生工作进入了人与事的规范行为。 1966年8月10日,以农民自己出一点,集体酬一点办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医生是半农半医,吃农村粮的赤脚医生,以大队记工分,给补助来生存执业,运用中国传统的东方医技为村民实施了“简、便、廉”的防病治病工作。 1968年夏天,上海《文汇报》刊载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讲述了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并受到毛主席主席的好评,于1968年9月14日在《人民日报》上毛主席主席作了“赤脚医生就是好”的题词。从此,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在党和ZF的关怀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农村文化还比较落后,是我们一批回乡知识青年担当起了“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的责任。“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成了当时农村文化线上的孪生兄弟,深受农民欢迎。 我们师承力学,接受多层次的培训,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知识,结合基本的西医学知识,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基本体系。公卫、防保、疾控、中医、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我们样样都做,我们成了真正的全科医生。是我们百万赤脚医生用脚步丈量着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村落,工作在田边、地角、羊肠小道,与村民结下了最深厚的情感,为村民解决了真正的疾苦,正是体现了“医虽小道,功同良相”的真谛。根据资料统计,农民有52%的疾病康复在赤脚医生手中,以最低的耗费解决了农村人口52%的疾病!这是我们赤脚医生的最大荣誉。是这样,大大缓解了城市医疗卫生的紧张压力,结束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历史,使中国人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得民心,并成了世界卫生工作的典范,受到联合国的称赞。 在那国泰民安的年代里,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的建立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一张初级医疗卫生防保网络,乡镇级医疗机构也真正成了枢纽作用,是第二张防保网络,县医院是我们赤脚医生的娘家,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和全县范围内的重大疾病的处理,这是结实的第三张网络。 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各级医务人员通力合作,中国只占用了世界卫生资源的1%,解决了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称谓“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中国人均寿命由解放初1949年的35岁,通过30年的努力,在1979年的人均寿命提高到68岁,而1979年的全球人均寿命才55岁,可中国的人均寿命超过了世界人均寿命13岁。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由“不相信”到“大加赞赏”,并希望把中国的宝贵经验推广出去。《阿拉木图宣言》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标设想和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建议,主要得益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卫生工作模式的启发。 令人遗憾的是,1979年元旦,时任中国卫生部的部长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开始医改,将中国公益的卫生事业推向经济市场。2005年被告知,在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进行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的188位,倒数第四位。一些传染病,性病死灰复燃,艾滋病从无到有,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彻底动摇了“中国模式”的基础,“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一个困扰着中国人民积重难返的民生问题! 通过二十多年的医改,彻底打烂了中国三级卫生保健网,逼迫部分赤脚医生改行为生! 论医改,撞蓝墙而返航,亡羊补牢也。 看当今,痛不思痛而忍痛,掩耳盗铃也。

发布于 2010-07-25 16:45:14 IP 属地·中国|四川省|南充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