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男,56岁。主因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而入院,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包块偶及到阴囊上部,无其他不适感。查体:见右腹股沟区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故以斜疝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精索中上段明显粗大,触之柔软,于近似疝囊壁处切开发现是肠壁,故怀疑是滑疝。缝合肠壁后在内环口处向上作长约3cm的切口入腹腔,明确为滑疝,且是盲肠壁组成疝囊的大部分,故先将组成疝囊的肠壁从精索上游离下来,将其完整地纳入腹腔。后用McVay方法行疝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2年随访未复发。 讨论 滑疝多由腹股沟斜疝衍变而来,国内有资料表明滑疝约占斜疝发病率的9%;国外报道为l%~4%,最高达17.5%。由于病例少见,很少被人重视,加之临床表现与斜疝相似,所以在临床上两种病较难区别,有的已造成严重后果。 关于诊断 对年龄较大,病程长,腹股沟区有较大且难还纳的疝块,平卧后,用手还纳后包块随手松开而脱出。或认为已还纳,但仍感精索肥厚及有伴行物。术中在寻找疝囊时遇到囊壁肥厚,又有多量脂肪组织,或在逐渐分离过程中见到粗大血管时,都应高度怀疑滑疝的可能。 关于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手术操作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处理好疝囊。由于组成疝囊的一部分是内脏组织,如果处理不当,可损伤脏器引起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一定要掌握方法,一般可两种方法:①腹腔外法,适用于较小的滑疝,由于组成疝囊的腹膜为大部分,可以直接在前面切开疝囊,充分回纳脱出的内脏后,按一般的斜疝修补方法来修补。②腹腔内法,适用于较大的滑疝,由于组成疝囊大部分为内脏,其内容物不易回纳,如果直接打开疝囊将损伤肠管或其内容物,具体操作应是向外上方扩大皮肤切口后,在内环口处向上作长约3cm切口入腹腔,明确为滑疝后,再切开内环口中的不含内脏的疝囊壁,并将组成疝囊的内脏从精索上游离下来,就可以把内脏完整地还纳入腹腔内。此后按斜疝的修补方法处理。
发布于 2008-04-29 21:23:31 IP 属地·中国|山东省|聊城市
治小儿顽咳效方 3012评论
皮肤病图片大全(1000张之多) 2829评论
医生营生绝活---简方疗便秘 2647评论
新农合受益方排名 2604评论
小儿感冒咳嗽输液特棒的方子(我的临床经验常用方) 2379评论
2011年,新的一年,基层医生网每日红包继续!!! 2368评论
灌肠治愈儿童咳嗽的处方。 1704评论
孕妇牙疼怎么办? 1703评论
看看我治疗的小儿咳嗽处方. 1564评论
搽痔疮肿痛简效方 155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