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用蔬菜的药用价值
关注者
0
被浏览
2186

。 苦 瓜 李时珍说: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鲜时烧肉先瀹去苦味,虽盛夏而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善于烹调的人,把苦瓜切断,盐腌片刻,即除掉一半苦味,再将苦瓜横切成圈,酿以肉糜,用蒜头、豆豉同煎,色美味鲜,足具风味。用苦瓜煮鱼、肉,不仅不苦,反而鲜美。广州人还以苦瓜做成凉菜,夏季饮用,清火消暑。

药膳方选: 湿疹:苦瓜叶捣烂敷患处。 胃气痛:苦瓜煅为末,温开水送下。 小儿呕吐:苦瓜根6克,水煎分服。

丝 瓜 丝瓜为葫芦科植物。始自南方,故有“蛮瓜”之称。唐、宋以前无所闻。现在南北皆有种植,早已成为日常蔬菜。 丝瓜性味甘、凉、无毒,入心、肝、胃经。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多用于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带下、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症。 丝瓜入药多用老者。李时珍曰:“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

瓜络性平味甘。以通络见长,常用于气血阴滞的胸胁疼痛,乳痈肿痛等症。 瓜藤通筋活络,去痰镇咳。 根能消炎杀毒,去腐生肌。 种子味苦微甘,有清热、化痰、润燥、解毒以及驱蛔虫等作用。

药膳方选:

1、丝瓜汤:丝瓜适量,煮汤服食。可用于预防麻疹。 2、炒丝瓜子:丝瓜子炒焦,以酒热服,并以渣炒热敷痛处。治腰痛不止。

韭 菜

[性味] 味甘、辛,性温。 [功能] 补肾助阳,温中开胃,散瘀血。 [主治] 跌打损伤、噎嗝、反胃、肠炎、吐血、鼻衄、胸痛、阳痿、早泄、遗精、多尿等症。

[临床验方]

1、治支气管炎:韭菜根2把,大枣250克。水煎,去韭菜根,食枣饮汤。每日2次。 2、治急性胃肠炎:韭菜连根250克,洗净捣汁,温开水一次冲饮,每日3次。 3、治胃肠痉挛疼痛:生韭菜30克,五灵脂(研末)9克。以韭菜煎汤送服。每日2次。 4、治顽固性呃逆:韭菜籽研末,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连服可愈。 5、治噎嗝反胃:韭菜连根洗净捣汁,每次1汤匙,加入牛乳半杯,煎后缓缓咽下,每日数次。 6、治暑热痱子、阴虚盗汗:韭菜根90克捣汁,加童尿或冷开水冲服,每日2次。 7、治中暑昏倒:韭菜汁1杯,灌下可解暑。 8、治鼻出血:韭菜汁1杯,夏天冷服,冬天温服,每日2-3次。 9、治牙龈炎:韭菜根适量洗净水煎,将熟时打入鸡蛋,加入红糖,煮熟共食,连服7天。 10、治狂犬咬伤、乳腺炎初起:韭菜1把,杏仁6克,共捣烂敷患处。另可同时内服韭菜汁1杯。每日2次。 11、治白带过多:韭菜根适量洗净水煎,将熟时打入鸡蛋,加入红糖,煮熟共食,连服1周。每日2次。 12、治痛经:韭菜汁1杯,红糖水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有效。 13、治慢性便秘:韭菜根适量捣汁1杯,加适量黄酒开水冲服,每日1次。 14、治小儿遗尿:韭菜籽9克,研细末,和白面做饼,每日2次分服。 15、治梦遗滑精:韭菜籽炒熟,桑螵蛸、龙骨等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餐后每服6克,每日2次。或韭菜100克,洗净切碎,鸡蛋2只去壳搅匀,加生油炒熟,少许食盐调味。或用鲜韭菜黄100克,洗净切成小段,猪腰1只洗净切成薄片,加生油、食盐同炒、佐膳。每日2次。 16、治足背扭伤:鲜韭菜适量,洗净切短,加少量食盐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轻者一次见效,重者数次即可愈。 17、治关节扭伤:韭菜根90克洗净切碎,加面粉30克,捣烂如泥,稍加白酒调成糊状,每日1次敷于患处。或韭菜叶30克,捣烂,加姜汁敷于患处,每日1次。 18、治腰扭伤:韭菜60克,黄酒60毫升。韭菜水煎后加入黄酒内服,每日2次。 19、治撞伤肿痛:韭菜根100克,捣烂敷患处,或鲜韭菜150克,捣烂后加白酒少量敷患处,每日2次。 20、治误吞金属物或碎玻璃:韭菜不限量,洗净切断,放在水中煮软淡食,金属物可能随韭菜与大便一起排出。 21、治蜂螫伤:韭菜30克,洗净捣烂如泥敷患处。 22、治夜盲:韭菜100克,洗净切断,羊肝120克,切片,用铁锅旺火炒熟后食用。每日2次。 23、治阳痿遗精: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调料炒熟佐膳。每日2次。 24、治肺结核体虚、糖尿病、阴虚盗汗:韭菜100-150克,蛤蜊肉200克,加水适量煮熟,调味佐膳服食。每日3次。

[用法用量] 每次50-100克,重症可用至250克。炒菜、绞汁、煎汤服。 [使用注意] 熟食偏于温补,生食偏于散瘀。若熟食,不可加热过久。阴虚有热或患疮疡、目疾的病人不宜服食或慎食。

[文献参考] 1、《本草拾遗》:“温中不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令人能食,益阳,止泄白脓,腹冷痛,并煮食之。” 2、《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者,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 3、《本草品汇精要》:“辛微酸,温。不可生食,酒后及热病后勿食,不可与蜜同食。”

黄 瓜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 清热止渴,利水消渴。 [主治] 腹泻、痢疾、高血压、烧伤、白癜风、汗斑等。

[临床验方]

1、治腹泻:黄瓜叶晒干研末,每次10克,米汤送服。或黄瓜叶切碎调醋,煎鸡蛋食之。每日2次。 2、治痢疾:黄瓜藤、叶各500克,水煎服。或鲜黄瓜叶90克,干黄瓜藤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3、治高血压:干黄瓜藤加水浓煎,每日2次内服,每次100毫升。或黄瓜秧12克,水煎服,每日3次。或鲜黄瓜秧25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2次服,或冲淡代茶饮。或黄瓜秧,鸡毛菜各9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2剂。 4、治烧伤、烫伤:老黄瓜种1只去瓤,捣烂取汁涂患处,每日数次。或老黄瓜1只,切开取瓤装瓶中,埋入地下1米深处备用,用时取汁涂患处。 5、治痱子:鲜黄瓜1只,切片擦患处。每日2—3次。 6、治白癜风:鲜黄瓜100克,硼砂20克。黄瓜捣碎取汁,硼砂研末调和,每日3次擦患处。 7、治花斑癣(汗斑):黄瓜1只对剖去籽,硼砂5克装瓜中,充分搅拌,待溶化后取汗涂患处,每日1—2次。 8、治蜂螫伤:老黄瓜汁涂患处,每日数次。 9、治小儿夏季热:黄瓜5只洗净去瓤,切成条放锅中,加少量水,煮沸后立即倒去水分,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可,随意食用。每日数次。

[用量用法] 每日100—500克。生食,凉拌,煎汤或者熟食。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可多食。 [文献参考] 1、《日用本草》:“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 2、《滇南本草》:“解疮癣热毒,消烦渴。” 3、《陆川本草》:“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瓜干陈者,补脾气,止腹泻。”

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08-05-03 13:56:01 IP 属地·中国|重庆|重庆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