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脉输液留心换瓶环节
关注者
0
被浏览
3901

  在医院,静脉输液由护士来执行;而在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既是医生又是护士,看病输液都由一个人完成,承担的风险非常高。这就要求乡村医生更要严格按章操作,杜绝医疗差错。在与同行交流中,我得知,许多同行在用药、配药、注射方面都会按章行事,做到三查七对,以保证用药安全。但在输液换瓶这个环节上则有些疏忽,甚至任由患者或家属自行更换,隐患无穷。针对输液换瓶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意核对标签

  乡村医生的工作有特殊性,要始终在心中绷紧“防差错”这根弦。在静脉输液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工作。现在,输液治疗一般都需要一瓶以上,每配好一瓶药液时,就要将病人的姓名、用药名称写在输液瓶的标签上;在悬挂输液瓶时,首先要核对患者姓名;当需要换瓶时,需再常规查对病人的姓名、用药等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为病人更换输液瓶。

  不让患者自行换瓶

  乡村医生常常是看病打针交替进行。遇到病人多时可能一时无法顾及换液,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始输液时就要向病人或病人亲属交代好此次输液的瓶数,叮嘱他们在药液快滴净时马上通知医生,千万不能自行更换;也要让病人时刻注意滴液的通畅,特别是在换药后更要密切观察滴管内滴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另外,乡村医生有时还会被请到病人家中进行输液,换瓶时一般都由病人家属更换。此时如果换瓶不当,就容易导致空气栓塞,医生最好守护在病人家里完成换液。

  掌握换瓶技巧

  在换瓶过程中,大家可能都有此体会:有时明明把针管针头插入了瓶塞,但是一转身针头又从瓶塞中弹出,使药液无法顺接而导致滴管中气液混下;换瓶后,药液却无法进入滴壶,任你加捏滴壶,药液还是不能往下滴。针对第一种情况,换瓶插入针管针头时,如果在针头完全插入后顺势旋转15~45度,针头就不会再弹出。遇到第二种情况时,主要是因为空气无法进入瓶内,此时另用一针头插入瓶塞,药液方可顺重力滴下。

  此外,在换瓶后,必须检查滴壶以下是否有空气,并要多观察一会儿续液下滴状况,等滴液顺畅了再离开。

  

来源: 健康报

发布于 2008-05-03 22:28:20 IP 属地·中国|陕西省|安康市

6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6条评论
我们这里输液大部分都是在病人家里,诊所没有很多的床位。的确存在很多的隐患,我们既是医生又是护士,一个人跑上跑下,根本没有分身之术,很无奈,也只有把细节告诉家属再三叮嘱了。这也是大部分乡医所面临的问题,没办法中的办法。
  • 2008-05-04 08:18:37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学习了.以后还的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 2008-05-04 08:37:31 · IP属地·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回复 0点赞
换药前一定要对瓶口再次消毒。我见过有的同行加好药后就放着,换药时不消毒直接换上,小细节就是大问题。
  • 2008-05-04 08:47:48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淄博市
    回复 0点赞
不让患者自行换瓶   乡村医生常常是看病打针交替进行。遇到病人多时可能一时无法顾及换液,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始输液时就要向病人或病人亲属交代好此次输液的瓶数,叮嘱他们在药液快滴净时马上通知医生,千万不能自行更换;也要让病人时刻注意滴液的通畅,特别是在换药后更要密切观察滴管内滴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这个最值得我们注意了,曾有一患者自己在我门诊输液,中间换瓶的时候,我正忙,结果另一病号的家属好心帮忙,我抬头看的时候,那家属满手抓住输液器的穿刺瓶内的部分,没有一点的无菌观念,赶忙叫停,更换输液器。 患者或者家属一般都不知道严格的无菌操作,换瓶的时候往往会造成污染,即使出现输液反应也无法解释。
  • 2008-05-04 10:01:56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
    回复 0点赞
深有同感,感谢分享.:hy :hy :ws :ws
  • 2008-05-04 12:55:27 · IP属地·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回复 0点赞
是啊,一旦有什么事,责任还不是我们的!:ws :ws
  • 2008-05-04 13:34:29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揭阳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