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说说老年性便秘
关注者
0
被浏览
1853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想大便而大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老年人更是气血亏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则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干结不通。 病因有: 中医观点: 1 气虚便秘表现为大便不一定干硬,虽有便意,但乏力,挣则汗出气短,头昏目眩。平时面色白,神疲肢倦,动则气促,易自汗,并伴腹胀满、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本证多由老年脾肺气虚所致,脾气虚则大肠蠕动无力;肺气虚则宣降功能失调,而不能通调腑气以致便秘。

 2 血虚便秘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秘结,并伴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少寐,唇舌色淡,脉细无力等。本证多由年老血虚津少。

 3 阳虚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并伴有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脘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而迟。本证多由老年阳气虚衰,寒气内盛,肠道传送无力而致。

 4 阴虚便秘大便硬结、干燥,解时费力难下,平时伴有午后或夜间虚热、面颊潮红、口干喜冷饮、盗汗、鼻腔内燥、小便热赤,舌绛少津,脉细数。本证多由年老体内阴液不足,不能润肠通便所致

西医观点: 1.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腺体老化,唾液、胃液、肠液等分泌减少,以及肠张力减退、蠕动减慢,致使粪便在肠道通过时间长,过多的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干不易排出。 2.老年人膈肌、腹肌、提肛肌和肠道平滑肌的肌力减退,不易协助排便。 3.老年人进食减少,加之牙齿缺失,只能吃细软饮食,很少吃些粗纤维性食物,且饮水过少,均对肠道刺激小,肠蠕动慢而无力,而引起便秘。 4.老年人多病,如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肺心病、全身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常久坐不动或卧床不起,均可产生便秘,乃至顽固性便秘。 5.还有肠道肿瘤引起不全梗阻,影响大便排出,引起便秘,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应警惕;也可因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膀胱增大,致大便不畅。 6.老年人常服镇静剂、铁剂、钙片、氢氧化铝等药物,也可导致便秘,应及时调整。 治疗: 1定时排便 自己规定时间(最好是早晨),到时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时蹲厕所。只要长期坚持,便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2.调节饮食 应多吃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食物纤维,增多肠内容物,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芝麻和胡桃有润肠作用,也可适当吃一些。      3.适当饮水 最好每天早晨饮一杯温开水或凉开水,也可饮用冲好的蜂蜜水,能使肠道蠕动加强,有利排便。      4.体育运动 平时应多进行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特别是腹肌锻炼,能改善腹压和促进肠蠕动,从而提高排便能力。      5.精神放松 精神紧张会增加排便难度,千万不能加倍用力屏气排便,这样做十分危险,是老年人排便时的大忌。      6.药物治疗 大便实在排不出来而又十分痛苦时,可用药物帮助排便,如肛门注入开塞露、口服石蜡油、睡前服麻仁润肠丸、肛门置入甘油栓、冲水饮用番泻叶、肥皂水灌肠等,但不宜用峻泻剂。还可试服乳果糖、牛黄解毒片等,中气不足者可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或汤剂等。      7.偏方验方:自己的一点心得,生地30克、熟地30克、黄芪30克、百合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贝母10克、生甘草6克、火麻仁15克,大黄10克、平补平泻、不可过猛、以犯虚虚之过。

发布于 2010-08-06 17:17:39 IP 属地·中国|江西省|宜春市

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