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
 页 | 末页
1
民间中医发表于 2016-5-12 20:58:19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古代“救饥方”



在中国古代,每当饥荒之年,就会有人配制各种救饥方,布施救济饥民,成本很低,活人无数。
  一、《文堂集验方》中记载的“许真君救饥方”:
  黄豆(7斗)、芝麻(3斗),水淘净即蒸,不可浸多时,恐去元气。蒸后即晒,晒干去壳,再蒸再晒,共三次,捣极熟,丸如核桃大。每服一丸,可耐三日饥。
  二、清代医书《医方拾锦》中记载的救饥方:
  芝麻、江米炒研细末,煮枣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一日不饥。
  三、《周氏集验方》记载的救饥方:
  核桃仁去皮,茯苓去皮,薄荷各四两,杏仁去皮尖一两,煮甘草去皮一两,嫩桔梗一两,小茴、炒贯众各四两,共研细末,或晒或烘干,候冷,瓶收。每用一匙含口中,再食草木枝叶,细嚼至饱为度,依旧气力不减。若食树皮,必与稻草节同食,否则胀死,不可不知。久饿后大忌骤饱,缘饥则食肠细薄,骤饱则伤及围肠矣。宜先少食稀粥,并忌过热之物,渐渐由稀加稠,细心调理。
  此方所费不多,一斤可济万人。夫仁人君子,义田储粟,利及后世,此仁德之大者。其或凶年荒岁,随力施赈,贵买贱卖,以救一方。能救千人者,名登仙录。仁人力行利济,天之报施,未有不富贵倍之者。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难时一粒米,胜过万两金,若为众生计,方为行善人。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