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osphere
 页 | 末页
1
atmosphere发表于 2017-3-24 15:17:3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恢复情况是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功能的重要指标,膝关节粘连
和僵直即 ROM 明显受限(<90˚)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通过康复锻炼恢复关节 ROM 是预
防关节粘连和僵直的最有效方式[1] [2]。由于需要接受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普遍疼痛和活动受限明显,术前
对 ROM 进行准确测量并制定康复计划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除入院常规查体外,手术医师亦需在全麻下
再行术前专科检查,方可准确评估 ROM 和膝关节稳定程度。既往研究表明,膝关节术前 ROM 恢复程度
对术后功能有重要影响,术前 ROM 改善可有效预防关节粘连和术后活动受限,但是患者由于肢体疼痛
一般无法耐受有效的大角度功能锻炼[3]。
超前镇痛于20世纪由Woolf等研究者提出,其研究证实在全麻手术前进行局部阻滞,虽然操作简单,
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作用机制在于可降低体内伤害性刺激及炎症致痛物质的
释放[4] [5]。采用该理念进行镇痛,有助于膝关节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但目前临床常用超前镇
痛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等均存在应用风险,前者对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疾病
患者存在明显的安全性问题,后者存在发生率较高的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呼吸抑制作用[6]。由于膝关
张淼,张旭然
10
节镜属于微创治疗技术,患者术后应激及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将上述药物用于膝关节微创治疗的超前镇
痛是否能够促进 ROM 恢复同时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仍需进行相关临床研究。本研究目的为采用前瞻
性队列方法,研究术前早期开展超前镇痛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 ROM 恢复的影响,以了解其是否具
有临床应用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为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在作者单位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男
18 例,女 16 例,年龄 23~64 岁,术前凝血及生化检查结果无明确异常,ASA 分级 I~II 级,无慢性疼痛
病史或长期非甾体类或阿片类药物服用史。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顺次分别纳入早期超前镇痛组
和非超前镇痛组。
2.2. 镇痛方案、手术方法、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早期超前镇痛方案为塞来昔布 200 mg,术 3 天开始日二次口服,至手术当日晨结束。如用药后出现
明显恶心、呕吐、血压上升、尿潴留、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时,将终止用药,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至患者
体征平稳、不良反应消失。术前入院后至术后出院前,两组患者均在医护指导下进行主动及被动 ROM
康复训练。嘱患者术后第 4 周和第 12 周门诊复查。分别于住院期间手术前及术后两次复诊时,由经治医
师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 ROM。所有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采
用全身麻醉,术中应用气囊止血带,术中发现存在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或诊断为其它疾病时,患者术后结
果将不纳入统计分析。
2.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
度恢复情况,p < 0.05 认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患者纳入完成后,两组均纳入 17 例患者(17 膝),两组间术前一般状态比较其基线水平一致性良好
(表 1)。全部患者均顺利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出院前患者均可伸至膝关节,无感染等切口并发症
出现。超前镇痛组中 1 例患者术中镜下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断裂,非超前镇痛组中 1 例患者确诊为痛风性
关节炎,2 例患者资料均未纳入术后随访的 ROM 统计分析。术后未按医嘱定期复诊患者 3 例,其中超前
镇痛组 2 例,非超前镇痛组 1 例。患者用药过程中未观察到需停药监测的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住院期间手术当日术前及术后 4 周和 12 周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 ROM,全部患者术后均可正
常伸直膝关节,随访未见无明显过伸异常病例。测量并记录屈膝角度(表 2)。统计分析可见,术前和术后
第 4 周随访时,早期超前镇痛组 ROM 屈膝角度恢复均大于非早期镇痛组,且两次测量中两组间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间比较 p = 0.003,术后 4 周两组间比较 p = 0.001);至术后第 12 周时门诊测量提
示早期超前镇痛组平均 ROM 仍大于非早期镇痛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6)。——本文摘自《临床医学进展》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