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z508831769
 页 | 末页
1
lyz508831769发表于 2018-8-6 09:43:36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杯罐作为工具容器,借助热力排去容器内空气而产生负压,使容器吸着于皮肤,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近代以来由于不断改进使用方法及增加适应症,使拔罐疗法有了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重要疗法。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悠久应用历史,并形成一套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及方式。


但是其发展过程是十分缓慢,古代主要应用以治疗各种痈种疮毒。


因此,本来属于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中国古代大量针灸著作中却十分鲜见。


尤其是清末之后,随著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可是拔罐作为一种操作简易、花费低廉、效果卓著、经济实效、安全无害的医疗外治疗法,一直以来在民间广受欢迎及应用广泛!


治病原理


1、机械制激


通过拔罐的人为物理机械制激作用,促使患处皮下组织加速血液循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负压效应


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于患处后,使患处皮下的微循环组织破裂出血,致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3、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


加速淋巴循环的吞噬作用,促使感染性病灶的自我修复。拔罐引起的溶血现象是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拔罐有助祛湿解暑


三伏天,炎热之外还带湿。暑湿易侵经络,致经脉阻滞、暑闭气机、脏腑功能失调等。


而又由于天气酷热,在空调中呆久也会导致人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如腰颈背痛、关节疼痛、患上感冒,等等。


故应用拔火罐达到了祛湿、解暑、逐寒、舒筋活络、清热解表、活血化瘀、祛毒逐结、扶阳固本的功效。


夏季拔罐除了解暑湿外,也有利于解决空调环境导致的汗孔闭塞,暑热内蕴不能发散,从而引起各种暑夹寒湿之症。


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将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祛湿、解暑、逐寒等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的适应症


目前,拔罐方法最常用有抽气罐法、火罐法,根据病人的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走罐、闪罐等方法。


夏季拔罐需要针对病症,结合相对应的经脉位置或疼痛的部位来进行,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譬如:


1、感冒: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位为主,采用走罐或留罐法,在大椎、风门、肺腧等穴位上用闪火法拔罐。


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待皮肤潮红,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腧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能起到散寒清热,疏肺宣邪,身清气爽的效果。


2、背腰痛:背腰痛与感受外邪、跌倒损伤或劳欲过度等有关。在腰背部疼痛部位用拔罐或走罐,能起到活血化瘀,祛寒逐湿,舒通经络的功效。


3、肥胖:拔火罐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可以作为减肥的一种手段,配合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效果会更佳。


拔罐减肥是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减肥效果的。


取穴为: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拔罐器的选择


拔罐器工具多种:经过磨制的各动物角、竹罐、陶罐、玻璃罐、有机玻璃罐、橡胶罐、塑料罐等。


从罐的密封度分析,竹木罐与角罐相对差些,而玻璃罐与陶罐相对负压重。


临床上玻璃罐应用得较多,既能及时观察皮肤的变化情况,又易于浸泡清洗灭菌消毒


但玻璃罐是用火的燃烧所致罐内真空负压,具有一定的烫伤等副作用,故居家使用火罐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橡胶罐使用相对简单,但吸力不好掌握,也不能观察到皮肤的情况。家庭用罐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区别罐印颜色


拔罐除了防治疾病之外,对于身体状况、体质问题等都有所反映,这一点能在起罐后据根据皮肤的印痕、印迹、形状、颜色等判断。


但医生提醒,这些只能作为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要先经医院检查。



1、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2、罐印鲜红而艳,表明为热症、实症、炎症。


3、罐印呈白色,表明为虚症,气血亏、功能低下。


4、罐印呈紫色伴有斑块,表明为淤症,旧病、气滞血淤之症。


5、罐印呈青色,则表明为寒症。


6、罐印紫黑且暗,表示有血淤,如行经不畅、痛经等。


7、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且印迹数日不退,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淤,病程已久。


8、走罐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提示感受风寒。


9、拔罐后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


拔罐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


拔罐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


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尹于华)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