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sohu
 页 | 末页
1
yuansohu发表于 2019-4-3 08:32:4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

男性体湿的表现


1.体形肥胖,啤酒肚,脂肪肝。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是个“油”人。

3.总是觉得腰膝困重酸痛,不精神,见床就躺,那叫和床一个亲呀。

4.头晕晕乎乎,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5.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6.耳朵流水或湿痒。

7.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或者饭量很大,说明又有胃火。

8.大便溏稀,黏黏乎乎。

9.小便混浊,不清亮。

10.阴囊潮湿,脚气。

11.脚气。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459.jpg微信图片_20190401141502.jpg



2

女性体湿的表现



1.油脂分泌旺盛,一张脸蛋像是油田,总是油光满面。

2.容易出汗,让人觉得不清爽。

3.体形肥胖,总是觉得浑身困重,懒洋洋的。

4.喜好食用甜食和油炸食品。

5.头晕晕乎乎,经常头晕还查不出毛病;眼睛迷迷乎乎,眼屎多。

6.嘴黏黏乎乎,或口中犯甜;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7.耳朵流水或湿痒。

8.胸膈痞满,食欲不振,经常胃胀不乐意吃饭。

9.腰膝困重酸痛。

10.大便溏稀,黏黏乎乎;小便混浊,不清亮。

11.白带多,阴痒,妇科炎症久治不愈,反复发作。

12.脚气。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600.jpg

3

湿邪不单单存在于某一部位


以上是3个湿邪为主的舌象。


中焦脾胃为生湿生痰之源,脾胃虚弱,湿邪丛生,可千万不要以为,湿邪就单单会存在于人体某一部位,比如有些人认为存在于胃肠就会胃胀、长期腹泻,或者自己有了阴囊潮湿、头脸多油、白带多这些湿邪后,机体别的地方就不会有了,湿邪就不会到达别的地方了?大错特错。湿邪一旦发生,全身上下,无处不在,你家中蒸个馒头,水蒸气单单就会在厨房转悠?不会随风飘到别的地方?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明白,只是表现的轻重不同,你自身的感受不同而已,故张仲景对湿邪的说法就是: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

四处流行,随邪变化,

各具病形,按法诊治,

勿失纪纲。


而上边的3个舌象,就是湿邪在全身表现的说明,要结合上、中、下三焦进行统筹分析,但是湿邪大部分是以中焦为发源地。


4

具体部位湿邪表现


脾虚的人:大部分都是瘦子,不长肉,吸收不好。

脾湿的人:大部分都是胖子。


脾虚的人吃什么拉什么,这叫完谷不化。

脾湿的人喝水都长肉,吃什么都变成脂肪和垃圾存货,这不是真胖,是湿气太重。

 

太瘦的是脾胃吸收差,太胖的是脾胃湿气重

上身胖:是脾胃不好;下身胖:是肝胆和脾胃不好;胳膊粗:是肠胃不好;后背肥:是膀胱经不通和虚寒,兼见月经不调。

 

我们都知道,天气冷的话,我们都会多穿一件衣服或者棉袄,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体哪个部位体寒了肉就会多,就会格外保护相应的脏器,这就是寒湿、湿邪所致的部位表现。


结合自己的身体,对号入座吧!


5

湿气怎么来的?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642.jpg


湿邪确实难以去除吗?


治疗期间,如果用温热或者燥湿的药太过,湿邪就像水蒸气一样开始蒸腾,发于肌表,就变成潮热了,都是黏汗、口干舌燥;而湿热的热偏重了,赶紧用一下清热的药吧,结果寒性又起来了,湿邪又加重了;太轻的药物,治疗时间就会长久,但是别看一些利水、发散或者温化水湿的药用着,结果呢?病人不运动、爱吃甜食,没有辣子就没胃口的人,或者脾气大,天天怒发冲冠点着火,这不是湿上加火,湿气更重吗?因而,管住嘴,迈开腿,调好情绪才是治疗湿邪之本


祛湿中成药物:参苓白术丸、二陈丸、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平胃丸、四妙丸、萆薢分清丸等。



6

敲打祛湿


敲打三“窝”


1.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次,最少一天2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724.jpg


2.肘窝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745.jpg


3.膝窝的委中穴——膝窝又称腘窝,在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办公室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次。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804.jpg



敲腿祛湿


1.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方,小腿窝处,是脾经的合穴,可以健脾除湿。每天要用手指按揉或者敲打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每次3~5分钟。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健脾胃的第一要穴,对所有的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当然除湿自然也就少不了它了。另外,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所以,这个穴位也是很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825.jpg


3.承山穴——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有人说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刺激承山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852.jpg


7

祛湿食疗方


山药薏米粥


针对寒热不明显者:山药30g,薏米30g,陈皮10g,熬粥。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914.jpg


佛手陈皮粥


针对气滞寒湿者:佛手30g,陈皮1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绿豆冬瓜粥


针对有热象者:绿豆30g,冬瓜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918.jpg


赤小豆粥

针对有热象者:赤小豆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茯苓粥


针对热象不明显者:茯苓30g,大米(或小米)少量,熬粥。


微信图片_20190401141922.jpg


以上粥中,要结合自身情况,寒湿重者加生姜3~6片或者再加肉桂3~5g熬粥,具有温化寒湿之妙。化湿之法,灵活运用,存乎一心。


祛湿不是两三天,

沉重黏糊很缠绵;

锻炼身体不可少,

忌烟忌酒不食甜。

人卫健康   来要水、来要良

  • 收藏 收藏1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