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z508831769
 页 | 末页
1
lyz508831769发表于 2019-4-8 08:26:52 | 只看该作者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因为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所以在儿科上感尤为常见。

 

病因病理

 

风寒、风热是其主要病因。

 

小儿御邪能力不足,如寒热失调,风寒、风热侵犯肺卫,使肺气失于宣达,故见咳嗽、鼻塞、流涕;使营卫失调,故发热恶寒、无汗或微汗。

 

小儿阳气偏盛,感邪后极易化热,所以在外感表征同时,常常伴有里热症状;如遇小儿素有滞热,又感外邪,表邪外束,里热不能发热,怫(FU)郁于里,则里热症状更为突出。

 

所以在小儿,上感单纯表征少见,多表现为表里同病。所以在辨证时,首先应弄清表邪与里热何轻何重,这样治疗用药才能恰当。

 

辨证施治

 

1.风寒袭表

 

感受风寒 肺卫失宣

 

主证:恶寒,不发热,或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声重,咳嗽,痰少稀,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减味:

 

荆芥6克、防风6克、柴胡6克、前胡6克、羌活3克、桔梗6克、枳壳3克、川穹3克。

 

方解:方中荆芥、防风、川穹、羌活辛温解表;柴胡疏邪透表;枳壳、前胡、桔梗宣肺祛邪。若呕恶者,加生姜。

 

2.表重于里

 

肺热外感,表邪偏重

 

主证:发热,微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红,尿黄,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滑数。

 

治法: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芥穗6克、薄荷5克(后下)板蓝根9克、金果榄5 克、金银花9克、鲜芦根15克、牛蒡子5 克。

 

方解:此型表里同病但表邪重于里热,方中解表药比较偏重,芥穗、薄荷、芦根解表散热,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牛蒡子、金果榄清热利咽。

 

3.里重于表

 

肺胃藴热,兼感外邪

 

主证:高热数日,口渴喜饮,烦躁不宁,面红气粗,便干尿黄,苔黄,舌红,脉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表。

 

方药:银翘散、白虎汤加减。

 

芥穗6克、鲜芦根18克、金银花9克、生石膏18克、知母5克、栀子6克、黄芩6克、竹叶5克、板蓝根9克。

 

方解:此型里热重于表证,处方清里药比重较大。

 

方药中芥穗、芦根解表,生石膏、知母、黄芩、栀子、竹叶清肺胃之热,双花、板蓝根清热解毒。

 

4.外感夹滞

 

宿食停滞,复感外邪

 

主证:高热咳嗽,烦躁不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喜俯卧,大便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舌苔厚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化滞解表。


方药:芥穗6克、鲜芦根15克、黄芩6克、生石膏15克、知母6克、板蓝根9克、焦三仙18克、炒莱菔子6克。

 

方解:此型在积滞的基础上感邪,治疗除清热解表外,还需要化滞。

 

方中芥穗、芦根解表透邪,黄芩、生石膏、知母清肺胃热,焦三仙、莱菔子消食化滞,板蓝根清热解毒。

 

5.外感夹惊

 

内热外感,热盛动风

 

主证:高热,咳嗽,烦躁不宁,夜眠不实,谵语惊惕,甚则抽搐,苔黄,舌红,脉数实。

 

治法:清热解表镇惊。

 

方药:芥穗6克、鲜芦根15克、黄芩6克、生石膏18克、板蓝根9克、菊花9克、黄连3克、钩藤9克、竹叶5克。

 

方解:此型在表证同时,表现为心肝热盛。因为“心不热不起惊,肝不热不生风”,惊为心热,风为肝热。故在解表同时,必须清心凉肝以镇惊。

 

所以方中芥穗、芦根、黄芩、生石膏清热解表,菊花、钩藤凉肝熄风,黄连、竹叶清心安神,板蓝根清热解毒。

 

6.外感夹湿

 

外邪夹湿 内侵脾肺

 

主证:发热恶寒,面色黄白,头晕困倦,厌食不渴,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或淡黄腻,舌淡红,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解表透邪。

 

方药:新加香薷饮、橘皮竹茹汤加减。

 

霍香9克、香薷6克、金银花15克、橘皮9克、连翘9克、佩兰9克、黄芩9克、茯苓9克、厚朴6克、姜半夏6克、竹茹6克。

 

方解:方中霍香、香薷化湿解表,二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佩兰、橘皮、竹茹、半夏、厚朴、茯苓健脾燥湿,和中止呕止泻。

 

加减:若咳嗽,加前胡6克、杏仁6克;若食滞吐泻,加焦三仙18克;若便秘,加熟大黄5克。(或生大黄1~2克,后下)。

 

扁桃腺炎和疱疹性咽峡炎

 

扁桃腺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均属咽部疾病,属于上呼吸道感染范围。

 

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常常伴有发热,早期咽部红,扁桃腺红肿,治疗不及时常常有化脓现象。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且胃经的行走经过咽喉。如肺胃藴热,兼感风热外邪,邪热搏结,客于咽喉,致气血凝滞,故咽喉红肿疼痛,甚则化脓起腐。

 

肺胃藴热,兼感外邪

 

主证:突然高热,咽部肿疼,或化脓起腐,烦躁口渴便干,舌苔黄厚,舌红,脉滑数。

 

治法:清泻肺胃,散风解毒。

 

方药:芥穗6克、牛蒡子9克、鲜芦根30克、生石膏18克、知母6克、山豆根9克、天花粉15克、板蓝根15克、赤芍9克。

 

方解:芦根、知母、生石膏清肺胃热,芥穗解表散风;牛蒡子、山豆根清热利咽,板蓝根、天花粉清热解毒,赤芍活血消肿。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也常伴有发热,而以咽部红且溃疡为主。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且心的经脉也经过咽部,疱疹性咽峡炎是咽部溃疡,因而其主要原因是心火炽盛,感邪而发。

 

心火炽盛,兼感外邪

 

主证:高热,咽痛咽红,并有溃疡,心烦不眠,尿黄,舌苔薄黄,舌尖红,脉滑数。

 

治法:清心导热,散风利咽。

 

方药:泻心导赤汤、蝉蜕散加减。

 

蝉蜕3克、牛蒡子9克、生地9克、黄连3克、竹叶5克、山豆根9克、元参9克、栀子5克、生甘草梢5克。

 

方解:蝉蜕、牛蒡子、山豆根散风清热利咽,生地、黄连、竹叶、栀子、甘草梢清心导热,元参养阴清热。

(村医之家   屈福生)

  • 收藏 收藏3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