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z508831769
lyz508831769发表于 2019-8-16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操作需要先登录才能继续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有医疗自媒体报道了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的两则招聘信息:

一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护理“博士后”;二是辉县市招聘“中专”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大医院招聘“护理博士后”的事,笔者没有太多想法,毕竟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招聘几名高学历人才从事研究工作并不稀奇,但是对于第二则招聘内容倒是给予了关注,随即查询了第二则信息的相关细节,发现:此次河南省辉县市卫健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两块:一是市直单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公疗医院、市保健院);二是乡镇卫生院。其中乡镇卫生院招聘110人,占比超过半数。从各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市直单位基本是本科为主,而乡镇卫生院的要求则是如公告所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及以上毕业生”,其中,乡镇卫生院的招聘要求的起点仅需“中专”学历让人意外,却又是意料之中的事。

QQ截图20190813141434.png

 

今天的“中专生”不是过去的“尖子生”

 

在如今每年有八九百万大学毕业生的今天(据2019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获悉,2019届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834万人,2018年为820万人),作为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学历起点要求仅为“中专”,这算是个不小的意外。

如果把这个学历要求放在十几、二十年前,这或许还说得过去,毕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地区,能考上中专的都是“尖子生”(现在称“学霸”)。在那个年代,跳出农门,读一个包分配的“师范、卫校”,可是只有成绩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实现的“梦想”。因为出身城市的人是不太可能回到农村去工作的,所以当时的“卫校”毕业生回到农村做一名基层医生可算是衣锦还乡的事,在当地应该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这些“中专”毕业的基层村医生如今算起来应该都在40岁以上了。而如今辉县市的乡镇卫生院的招聘公告中显示,年龄要求是“40以下”,那就不应该是以前的“尖子生”。

QQ截图20190813200352.png

基层招不到人,是无奈之举

 

如果在大学生满街走的年代,一名中专生就能当基层医生看作是“意料之外”的话,那么如今基层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现状是逼迫招聘要求放低就算是“意料之中”的事,实属无奈之举。

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待遇差”不但把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挡在了基层医疗的大门之外,也把原有的一些中青年骨干医生“逼走了”。

在福建医科大学,一个年级有600多名学生,其中有100多人将考研作为第一选择,以便将来到更好的大医院就职。该校一名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说到,毕业后就业的,县级医院是底线,基本没人愿意去乡镇卫生院。

“目前涪陵卫生系统缺编110人,全部集中在乡镇卫生院。” 重庆市政协委员、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章和平表示,有的乡镇卫生院好不容易招来了人,却只待上半年,甚至一两个月就离开了。

福建、重庆这些发达地区尚且如此,那在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现象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基层医疗的现状决定了把招聘的要求放低,以此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投身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来。但由此给基层医疗带来的隐患却也是极大的。

 

 “强基层”无法实现

 

不管放低学历要求能不能招到人,暂且以能够招到人来估算。如果今天乃至往后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都只是以“中专”生为主,那么医改定下的“强基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当前基层医生最不受欢迎的地方就是“学历低、能力弱”,这还是以以前的“尖子生”为班底的基层医生群体。如果都换上如今新时代下的“中专”生作为基层医生主力,那能力会比以前的基层医生强吗?答案显而易见,只弱不强。以前的“中专”生都是“尖子”,而如今的“中专”生是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是“学渣”。让这样一批人来接班基层医疗,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反正笔者不信。

这样降低要求的做法,不但起不到“强基层”的作用,反而是把基层医疗推入“能力低下”的深渊,最终结果将会使得“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我国医疗体系中消失。

 

“分级诊疗”只能成为笑话

 

“强基层”是分级诊疗的关键。要想让患者为分级诊疗埋单,就得让基层有足够的资源,对基层的群众有吸引力。而在所有资源中,人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卫生院、卫生室建得再漂亮,也只能养养眼;医疗设备再先进(好像也没什么先进的设备),那也得有人会用,没有人也只是一种摆设。

基层行医是和地缘关系联系最为紧密的医疗服务行为。在卫生院、卫生室行医的基层医生绝大部分为“本地人”,外地人,特别是城里人是不可能去到一个各项条件都相对艰苦的农村去工作生活的。正因为如此,基层乡村医生和百姓之间都知根知底,不只是地缘关系,较真起来,还有不少有亲缘关系。老一辈的乡村医生算是当地的一名知识分子,受百姓尊敬和信任。而如今如果让一名有且仅有“中专”学历的年经人在当地行医,当地百姓会怎么看?“这样一个学习能力不行,成绩这么差的人要来给自己看病,这不是开玩笑吗。”

没有能力,又失去百姓的信任,基层首诊只能是一句空话,百姓必当是舍近求远,往县市医院看病就医。此时,没有基层首诊的“分级诊疗”只能是一句笑话。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要想“强基层”,不能急功近利、滥竽充数。要“强”先要稳,先把现在的基层医生队伍稳定下来,不能再出现非正常情况的流失现象发生。基层是缺医生,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来当这个医生。基层“招人难、留人难”,不能因为这个“难”就低标准,这不符合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前的“中专”生可以当医生看病,是但今昔不同往日,时代在变化,要求也要变。

“招人难、留人难”,要多找找原因,为什么招不到人、留不住人?道理大家都懂,上级主管领导或许懂得更多,懂得更早,要不也不会是领导,但为何不见行动?医改进入深水区,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牵涉的范围更广,难度也会更大。正因为如此,更不能敷衍了事。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基层医生是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守门人”选不好,何来全民的健康。


(红杏e生)

  • 收藏 收藏
  • 转播转播
  • 分享
  • 举报